题图来源背景:
四代kindle提供素材
快坏掉的小米5s尊享版拍摄
——拍摄者Me
诸多“爱书”却不读书的人,买书的积极性却很高涨,我是此中典范。我习惯于买书,甚至发生过把一本书买回家,才发现书架上已经摆有这本书的尴尬。
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也上演过此类剧情,所以我对它印象比较深刻。当我在Kindle上再次看到这本书时,轻易的就把它加入了愿望单,在我买了两次它的实体书之后,终于在Kindle上开始读这本书。
一个很有意思的开头,开篇就是本文的题图,在中国绕不过的话题——房子。以及房子背后的梦想,家庭,亲情,自我提升等围绕房子展开的妥协与无奈。书的作者用了一个让我为之一惊的标题:买房,买梦想的房奴。
书中引用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来讲述房子与梦想的对立,大体是这样讲的:
1951年美国的一个年轻人小飞大学毕业,成为一家证券公司的普通员工。1952年,小飞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苏珊并准备结婚。此时,小飞让苏珊做一个决定 a. 用仅有的1万美金买一套小房子,然后裸婚。b. 把仅有的1万美金交给小飞去投资,过几年赚钱了买套大的。苏珊选择了后者,小飞果然不负所望,1958年小飞与苏珊住进了3.15万美金的大房子,并且小飞的事业由关键的1万美金起家后一路腾飞,2008年小飞身价620亿美元。小飞就是巴菲特,并至今住在1958年购买的房子里。
作者由此引申出国内普遍的买房结婚,绑架年轻人梦想,破灭无数年轻人腾飞机会的现象。对于以婚逼房挤压年轻人未来空间做法的问题,我深表认同。然而我最近因为穷疯了,对金钱数字比较敏感,1万美金这个数额,对于现在的我来讲也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我就查了一下1951年的美国经济方面的资料,结果很让我吃惊。二战以后1950年至1970年之间的美国,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美国人最具幸福感的时代,彼时的美国其经济环境,蒸蒸日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代气氛比今天的中国犹有胜之。透支消费的观念也很超前,整个时代是充满希望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近70年前的美国普及的物质与文化条件比今天中国的某些地方还是要优越的。这种环境下下,居民的风险承载力和消费观念会对一个人的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巴菲特,那么成功之后是辉煌,失败之后的兜底能力呢?虽不追捧存在即合理,但一种现象存在必有其原因。中国当下的房子市场,房子经济,房子国情,必须结合实际现实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至少这一点上,我与作者是有一点点不同的。
我目前并没有读完这本书,也不具有评价的资格,只是提出一点不一样的观点见解,也许并不对,我更注重的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真理只有在思想碰撞中才能出现,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独立的观点,去考证去分析,做一个独立的人,比做一个知道的多的人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