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蛮子
01
这几年,每逢母亲节,总要给母亲送个礼物。
鲜花,服装,拐杖,洗脚盆……各种能想到的礼物都陆续送过。每次母亲总是嗔怪,以后别再买了,乱花钱,我也用不了多少。
今年的母亲节,很想让母亲选一个心仪的礼物。我特地提前一天赶回老家,问母亲想要什么礼物。
母亲说:“啥都不要,有吃有喝就很好了。”
“明天是母亲节,礼物必须有。您想要什么我都给您买。”我坚持让她再想想。
“你明天有空的话带我理个发”。
在我反复询问下,母亲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会,迟疑地提了一个要求。
“我也顺便理个发”,父亲在一旁顺势搭腔。
我哑然失笑,母亲想要的礼物太简单,太容易做到了。
父母对子女从来都是奉献,很少有要求。
02
第二天,我推掉了早上的应酬。陪父母亲去理发。
父母在这家理发店理发好几年了,与理发的师傅很熟,一进门就热情地聊了起来。
“这是我二娃,在市里工作,今天专门陪我们来理发。”母亲高兴地向师傅介绍我。
专门被母亲介绍,第一次陪母亲来理发的我竟有点不好意思。
师傅一边熟练地给母亲洗头、剪发,一边跟我说话:
“你父母身体好,八十多岁还这么硬朗。每次理发老两口互相搀扶着来,互相搀扶着走。”
“你父亲每次提起你们几个子女可自豪了,说你们都能干孝顺。”
听着理发师傅的夸奖,我突然脸上发烫。一直自认为在孝顺老人方面做得很好,能定期回家看望父母,带父母洗澡。忽然感觉自己还忽视了很多方面。
“你母亲平常话少,今天你陪着来,话稠了很多,能看出来她很高兴!”理发师给母亲理完,朝我悄悄说了一句。
我惭愧地回应:“老人年龄大,多亏你们照顾。”心里暗暗自责平时陪老人太少。
儿女对父母的一丁点付出,都令父母骄傲。
03
理完头发,母亲饶有兴致地提出想去农贸市场转转。
由于腿疼行动不便,近几年母亲很少来市场。
我扶着母亲,慢慢地走着。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她像小孩子一样兴奋。摸摸这个,问问那个。
我问母亲想买点什么?母亲说不买不买,啥都有,我看看就好。
在一个日杂店门口,母亲停下了脚步,她指着一个齐腰高的塑料凳子询问价格。
看见母亲好不容易喜欢一个物件,我不管有用没用,毫不犹豫就去付钱。
母亲解释说:“我腿疼不能久站,买个凳子放在厨房,你们周末回来,我坐着切菜、做饭、洗碗,就好受多了”。
逛了一通市场,母亲什么都舍不得买,唯一选了一个板凳,还想着为全家人做饭用。
我心里不禁有些酸楚:这几年,兄妹几个各自忙自己的小家庭,照顾自己的子女孙辈,每周一次看望父母的家庭聚会,渐渐变成两周一次或者更久一次,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母亲没有丝毫怨言,依然每周末早早准备好饭菜,盼着孩子们回来欢聚。
想起今天早饭后,母亲艰难起身准备洗碗,我赶紧按住她,自己去洗。母亲居然不好意思充满歉意地反复唠叨:“我娃是外面干事业的人,还能让我娃洗呀!”
人常说:世上只有瓜念子,没有子念瓜!做父母的常常惦记心疼子女,而子女关爱父母的却很少。
04
看母亲没选到什么礼物,我决定请父母吃顿大餐。母亲坚决不同意去饭店,提出要去粉皮摊。
通化粉皮,是家乡附近的地方小吃。拗不过母亲,我们在市场西边的粉皮摊,坐在一排长凳上,点了粉皮和饼子。
母亲节却带母亲吃粉皮,我一再表示心里的不安。
母亲笑着说:“今天的节日我过得最满意。我儿子一早又帮我洗碗,又替我打扫卫生,把桌子、茶几、床头都抹了,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还陪着我理发、逛市场,陪我吃我爱吃的通化粉皮。我心里喜欢得很!”
我一直以为让父母荣耀、给父母买贵重物品是儿女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原来对父母而言,并不需要多少物质的给予。适时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陪伴他们,与他们说说话,为他们做点小事,在他们心里才是最好的礼物!
05
饭间,我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里铺天盖地都是祝福母亲节的内容。
有转发母亲节感恩文章的,有表达对母亲思念之情的,有晒各种母亲节礼物的……
其中一个朋友的微信很有趣,“提醒大家,你母亲在家,不在朋友圈”。
我很少评论朋友圈的微信,突然间有一种想回复、评论的冲动:其实,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我决定把后半天的应酬也推掉,安心陪父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