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
2016-02-08
马伊萨
卡拉克的河谷是一个幽静的地方,它处于王国的边缘,却又不太接近战火不断的贝亚边境,人们享受着恬淡的生活。
梅尔德的父亲曾是军队的教官,现在虽歇业在家,却仍操守着一丝不苟的训练精神,他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
军人并不是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业,梅尔德的父亲无力在村寨中置办房产,他们住在梅尔德的护林人爷爷的小木屋里。那是山丘上唯一一座房子,它背对森林,面对广袤的东方 ,寂静的夜里它显得那么孤独,却又因毫无遮挡的阳光而焕发着一丝生机。
梅尔德就像那小木屋一样,在父亲严格的管教下他像云中的月亮般内敛,但他又常在极目远眺时感到兴奋和期待,沙漠的另一边有安拉的朝房,和一个充满未知的大世界。
梅尔德在学校不怎么说话,虽然如此孩子们还是很喜欢他,因为他常常微笑,从不生气,他喜欢将教室打扫的很干净,即便当他不是值日生的时候。老师说一定是因为他的父亲为他树立了好的榜样,梅尔德微笑了一下。
梅尔德的父亲是个负责的好父亲,但像他一样,他不善言谈。梅尔德曾要求父亲给自己讲些外面的故事,父亲说“我只知道军队里的故事,而我不希望你知道任何关于军队的事。”
有一天,父亲从床垫的一个洞里取出了一个绿色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它,从里面取出了两本书,他把梅尔德叫来,郑重地对他说,“这两本书里面有很多好故事 ,你可以读它们,但只能在家里读,不要跟任何人讲,切记,切记!“梅尔德很是疑惑,外面的积雪尚未融化,父亲的额角却在流汗。看到梅尔德没有立即的回应,父亲抓住他的肩膀,盯着他说”你听到了吗?你想不想读故事?“,梅尔德有点恐惧了,父亲从来没有这样紧张过,但他点了点头。父亲闭眼深呼吸了几口气,把书交给梅尔德,说”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记住,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他们的内容。“梅尔德便在自己的床垫上也挖了一个洞,把书放在里面。
父亲没有骗他,第一本叫《古兰》的书里讲述了许多古代的故事,虽然他很多时候一知半解,却仍然沉醉其中,他觉得,这美妙言辞的作者像是在见证着世间的一切故事,包括梅尔德自己的故事。
而另一本书则讲述了为人们带来《古兰》的那个人,穆罕默德。梅尔德为他而深深地着迷 ,一来是感激他为人们传达这佳美的慰藉,二是讶异他的伙伴们对他的爱戴和尊敬。于是他也学他一样时常微笑,像他一样温和待人,像他一样积极地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当老师赞扬他时,他微笑着想起了他的榜样,却谨记着不能提及他的名字。
他有很多关于这两本书的问题,但每当他欲询问父亲时,父亲就会转移话题,或者告诫他“好好学习,好好学英语。”
梅尔德的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英语成绩,然而学费的开支在让他的家庭一点点陷入窘境。他明确地知道父亲已然在拆东补西苦苦支撑,而他恐惧剩余两年高中的学费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他有意退学去工作,这样就能立即帮助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然而这样也意味着他不能毕业,不能去大学学习,使得父亲的期待化为泡影。他在困顿中斗争着,纠结着,不知如何在他的人生轨迹上继续行走。
那天放学后他没有回家,他跑去了离家很远的河边,他沿着河岸走了很远,走到了他以前从来也没有去过的地方,走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坐在河边的一颗树下。 他想起了麦尔彦的故事,当她坐在树下时,一个匀称英俊的天使曾向她走来。“那天使究竟是什么样呢”,他想。
正想时,他听到木杖与地面碰撞的声音,转身看去,一个长须白袍的龙钟老人正慢慢走来。 “一定不会是这样。”他忍不住扬起了嘴角。当他看到走近的老人也挂着甜美的微笑时,他感到有些羞愧,微笑与微笑原来可以是不同的。
“用一个善行去尾随一个恶行,以此来消除恶行”他记起他的榜样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于是他站起身来,重新微笑,并高声说:“小心脚下,老先生!”说着便走向他准备搀扶。
那老人摆了摆手,说“多谢你,年轻人!这路我走了几十年,若主意欲不会跌跤的!”
于是老人慢悠悠地坐在他之前坐的那个地方 ,看着快要消失的阳光。梅尔德便坐在了他的旁边。
”快天黑了,你怎么不回家?“老人问。
”我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一定要在这思考吗?”
“落日和河水让我感到平静。”
老人望着他的眼睛里又添了一份慈祥,他缓缓地捋着自己的胡须。
”人在进退两难时,会觉得自己十分的孤独无援,不是吗。“老人说。
梅尔德打了个寒噤, 老人像是读出了他的心声一样。
”然而其实不是的。“老人这次笑得露出了牙齿,依然整齐的牙齿。
梅尔德正待询问,却见老人拄杖起身,向前边地势平坦的地方走了一点,这时太阳已完全没入对面的山头。
老人 把手杖放在一边,面向一望无垠的东南方,将两手抬到耳边。
”安拉至大,安拉至大!“
像落日重升一样,老人的声音铺满了附近的土地。
”安拉至大,安拉至大!“
悠扬顿挫的音调在梅尔德听来像是一个让他羞于拒绝的呼唤。
”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
他在第二本书中常看到这句话!
”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
他的眼眶,有些莫名地湿润 。
“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那是他的榜样的名字!
“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来礼拜吧!”
他在古兰中见过这个词。
”来礼拜吧!“
他迈步向老人走去。
”来成功吧!”
老人的声音愈加的嘹亮。
”来成功吧!“
之前颇为猛烈的风似乎都安静了一些。
”安拉至大!安拉至大!万物非主惟有安拉!“
梅尔德看到老人的眼里也充满泪水,他将双手合并在胸前,说了一些话。
看到紧随身后的梅尔德,老人转头问“你会礼拜吗?”
”不会“
”去盛些河水来。“
这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却让梅尔德感到安全,感到亲近。
他用水杯盛满了河水。
老人向他展示,用水清洗了双手、五官、双臂、头发,期间还漱了口呛了鼻。
梅尔德模仿了他的动作。
“站在我的右边”老人说,“我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他与老人一起站立,并听到老人诵读美妙的语言,
像诗篇,确又内容详实,
像歌谣,却又不拘节律,
像演说,却更感人肺腑,
像倾诉,却非凡人口吻。
其实他已发现,这言辞来自他读的那本书。
他与老人一起鞠躬,叩头,静坐。
之后,老人又把双手并在胸前,用梅尔德能听到的音量说”仁慈的主啊,请你指引这个青年,请你转动他的心,请你让他成为正路上的人。祈求你准承。“
梅尔德一言不发,他谨记着父亲的戒令,不要跟任何人提起那本书,虽然这次是老人在诵读它的内容。梅尔德知道安拉,那是古兰中提及的众世界的主宰,梅尔德知道穆罕默德,那是众先知的封印。老人的悠扬呼唤中提到了他们,但他此刻不敢重提。
他的内心翻江倒海,他从老人的诵读中感受到了非同以往的力量,而鞠躬和叩头的动作,也让他感到莫名地感动。
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于是不知是急还是忧伤,他的眼泪一直在流。
老人也没有说话,他把手放在梅尔德的肩膀上,说“与艰难相伴的,确是容易。”
梅尔德忍不住了,那是书里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之一。“您也读过古兰吗?”他问。
老人一下子把手缩了回去,眼睛瞪得很大,身体甚至有些颤抖。
“古兰是什么?”他颤颤巍巍地说。
“是我的父亲给我的一本书,您刚才背诵的段落似乎是那书里的内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你家是在肯拉镇吗?“
“在肯拉镇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那里只有我们一家人,您怎么知道?”
老人仔细地端详着他,粗重地喘了将近一分钟气。然后他慢慢恢复了平静,直到比之前还要更加平静。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一支笔,递给梅尔德:”给你的家人留一封信,离开这里,向东去乌曼,然后寻求机会离开这个国家。“
梅尔德很是吃惊:“为什么?”
“孩子,我以我70年的生命盟誓,我的建议是为了你和你的家人,是唯一 的选择,是安拉的定然。“
”可是,我总得知道原因吧。“
老人沉思了一会,凝视着地面,然后抬头凝视着天空,然后又低下头,反复几次。
”我将要告诉你的,会完全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梅尔德心里颤动了一下,他跑来这个陌生地方的最初原因,是因“人生轨迹”而感到迷失 ,而老人的这一句话,让他开始重新品读”安拉的定然“这个表达。
他的心跳加速了,不是兴奋,也不是恐惧,完全是一种未知,一种茫然,他似乎不愿听,却又感觉不能不听。这也许是一个脱困的机遇,亦或是更大的灾难。
但他并没有惊慌失措 ,因为他听闻了这个老人洪亮的呼唤,见证了他顿挫的诵读,跟随了他细致的敬拜。他信任他,不知怎么地,他相信这个老人是为他好的。
他一直都相信安拉的存在,虽然不具体,不明确,但是他知道,一个更高的力量在关注他,他也相信这个力量会帮助他,因为他曾帮助他的榜样穆罕默德,而他一直在或多或少效仿他的生活。
”请讲。“
”那么,你仔细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