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断案录04-05

第四章:历法推演

(一) 星轨迷踪

夜,像一块巨大的墨玉,深邃而静谧。无垠的星空,像一张缀满了碎钻的黑色天鹅绒,闪烁着冰冷而神秘的光芒。钦天监的观星台上,寒风凛冽,吹动着幡旗猎猎作响,像无声的叹息,回荡在寂静的夜空。

霁明独自一人站在观星台上,仰望着浩瀚的星空。他的身影被月光拉得颀长,像一棵孤独的树,扎根于这片寒冷的土地。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星辰的光辉,仿佛与这片星空融为了一体。

他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对比案发当晚的星象记录和实际观测到的星象,试图从这无垠的星空中寻找蛛丝马迹。他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差异,也可能隐藏着重要的线索。

观星台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天文仪器,青铜铸造的浑仪、造型古朴的简仪,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像沉默的巨人,见证着岁月的流逝。霁明走到一台浑仪前,熟练地操作起来,调整着仪器的角度和方位。他的动作沉稳而精准,仿佛与这些冰冷的仪器之间有着某种默契。

他先是根据记录,将浑仪调整到案发当晚的时辰和方位,然后开始仔细地观测星空。他的目光在星辰间游移,如同在阅读一本无字天书,试图解锁其中隐藏的密码。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寒风吹得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但他却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片浩瀚的星空中。他时而低头查阅手中的星图和历书,时而抬头仰望星空,仔细比对记录和实际观测到的星象。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颗星辰上。那是一颗位于北方天空的星,在星图上标注为“北落师门”。他仔细观察着这颗星的位置,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再次低头查阅记录,反复核对着星图和历书。他发现,案发当晚的记录中,“北落师门”的方位和角度,与他现在观测到的,存在着极其微小的偏差。这种偏差非常细微,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几乎无法察觉。

霁明的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知道,这种微小的偏差,绝非偶然。

他走到另一台简仪前,再次进行测量和推演,试图找出这种偏差的原因。他一丝不苟地操作着仪器,记录下每一个数据,然后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

整个观星台上,只有寒风的呼啸声和仪器的转动声,以及霁明偶尔发出的低语声。他如同一个孤独的求索者,在无垠的星空中寻找着答案。

经过反复的推演和计算,霁明终于得出结论:这种偏差,并非是观测误差造成的,而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导致星辰的运行轨迹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变化。

这个发现让霁明的心中更加疑惑。星辰的运行轨迹,是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观测和计算才得出的,怎么会突然发生变化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霁明收起仪器,离开了观星台。他的身影消失在晨曦中,留下了一片寂静的星空,和无尽的谜团。

好的,我将继续以沧月的风格来描写第四章的第二个场景,重点描绘霁明在钦天监书库/历法研究室查阅古代历法文献的过程,突出他发现的关键信息,并引出人为干预星象观测的推论。

(二) 典籍寻踪

白日的阳光,像金色的河流,穿过高高的窗棂,洒落在钦天监的书库中。这里是存放历代天文典籍和星象记录的重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墨香和纸张的陈旧气息,仿佛凝固了千年的时光。书架高耸入云,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典籍,如同巨大的书墙,令人望而生畏。

霁明站在书库中央,四周是堆积如山的典籍,如同置身于一片知识的海洋。他手中捧着一本厚重的古籍,封面上用古老的篆体写着“观星玄录”四个字,字迹古朴而苍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天机。

他连日来都在这里查阅各种古代历法文献,试图找到解释星象偏差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线索,如同在沙砾中淘金,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他翻开“观星玄录”,书页泛黄,纸张边缘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书上记载着各种天文现象和星象变化的规律,以及古代天文学家们对星象的观测和记录。

他仔细地阅读着书中的内容,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望向窗外,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映衬着他专注而认真的神情。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段文字上。那是一段关于“荧惑守心”的记载。书中写道:“荧惑守心,天象大凶,主君王之祸,社稷之危。”他的心头猛地一震,“荧惑守心”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指的是火星在心宿附近停留的现象,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

他继续翻阅其他的典籍,又找到了一些关于“荧惑守心”的记载,以及一些关于历法修订的记录。他发现,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天文观测和历法修订,认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社稷的安稳。

他还找到了一些关于古代天文观测方法的介绍,其中提到了一些特殊的观测技巧和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星辰的位置和运行轨迹。然而,这些方法中,有一些似乎已经失传,或者被后人遗忘。

霁明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会不会是有人为地干预了星象的观测,导致了记录和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偏差?这种人为的干预,或许是为了掩盖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合上“观星玄录”,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个推测非常大胆,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解释星象偏差的合理解释。如果真的是人为干预,那么幕后之人,必定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窗外,阳光渐渐西斜,将书库染成一片金黄色。霁明走出书库,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而孤寂。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知道,他已经接近了真相的核心,即使前路荆棘密布,他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三) 推演天机

夜幕再次降临,星光透过钦天监一处空旷场地的屋顶洒下,映照着地面上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用细沙堆砌成山川河流的轮廓,一些小巧的木制模型则代表着宫殿楼宇。在沙盘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球形仪,上面镶嵌着无数闪烁的小珠子,模拟着浩瀚的星空。

这里是钦天监专门用于演示天象的场地,平日里用于向官员们讲解天文知识。此刻,只有霁明和一位监生站在这里,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如同低沉的叹息。

霁明站在沙盘前,神情肃穆,如同站在一个巨大的棋盘前,推演着一场关乎天命的棋局。他指着沙盘上的一处,那里用一个小小的红色木块标记着太常寺的位置,然后又指了指上方球形仪上的几颗闪亮的珠子,那是案发当晚几颗重要的星辰。

“将球形仪调整到亥时三刻。”霁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场地的寂静。

监生立刻开始操作球形仪,熟练地调整着各种参数,模拟着案发当晚的星象。随着监生的操作,球形仪上的星辰开始缓缓移动,重现了那个夜晚的星空。

霁明仔细地观察着球形仪上的星象,与手中的记录和星图进行比对。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别。

“再将时间向前推移半个时辰。”霁明再次下令。

监生依言操作,球形仪上的星辰再次发生变化。霁明继续观察比对,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难以解开的谜题。

他来回踱步,时而走到沙盘前,观察地面的模型和星象的对应关系,时而走到球形仪前,仔细调整参数,模拟不同的观测结果。他如同一个痴迷的工匠,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精密的实验,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定格在球形仪上的一个位置。他指着那里,对监生说道:“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人为地调整一下球形仪的角度,会发生什么?”

监生按照霁明的指示,小心翼翼地调整了球形仪的角度。随着他的操作,球形仪上的星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应该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星辰,偏移了少许,与记录上的位置产生了偏差。

霁明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终于找到了!他意识到,如果有人在案发当晚,人为地在某个时间点对观测仪器进行某种操作,就完全有可能造成观测上的误差,从而误导人们对天象的判断。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太常寺的位置,缓缓说道:“如果有人想要掩盖某个秘密,或者制造某种假象,那么人为地干预星象的观测,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监生闻言,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霁明所说的,可能指向一个极其可怕的阴谋。

场地中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球形仪上的星辰,依然在缓缓地运转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霁明抬起头,望向屋顶外漆黑的夜空,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坚定。他知道,他已经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四) 智者之言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钦天监一间雅致的茶室中投下斑驳的光影。茶室布置简洁,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霁明端坐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对面,神情恭敬。这位老者是钦天监中资历最深的天文历法专家,毕生致力于星象研究,德高望重,被誉为“星象圣手”。

霁明将自己连日来的发现和推论,包括星象记录的偏差、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以及查阅古籍的收获,一一向老者详细讲述。老者静静地听着,不时捋着胡须,眼神中流露出睿智的光芒。

“你的推论……甚是有趣。”待霁明说完,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人为干预星象观测……这并非前所未闻。历史上,确有少数记载,提及有人利用特殊手段,改变星象的呈现,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霁明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先生可否详细说说?”

老者沉吟片刻,缓缓道来:“据古籍记载,一些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人,可以通过特定的阵法和器物,干扰天象的运行。当然,这只是传说,其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你所发现的星象偏差,确实非同寻常,若非观测误差,便极有可能与此有关。”

“先生所言极是。”霁明点头赞同,“晚辈也曾查阅古籍,发现一些失传的观测方法,似乎与此有关。只是,要人为地干预星象,需要极其精深的技艺和强大的力量,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这便是此事的关键所在。若真是人为干预,那么幕后之人,必定拥有通天彻地的手段,其势力之大,难以想象。”

“晚辈还有一个疑问。”霁明继续问道,“若要人为干预星象,必定需要精确地计算和推演,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那么,幕后之人是如何做到在不留下任何痕迹的情况下,完成如此精密的操控呢?”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这或许与一种古老的秘术有关,名为‘移星换斗’。此术据说可以改变星辰的运行轨迹,甚至可以创造出虚假的星象。当然,这只是传说中的秘术,是否真的存在,尚不可知。”

“移星换斗……”霁明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秘术,那么幕后之人的手段,就更加令人感到恐惧。

老者看着霁明凝重的表情,缓缓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轻举妄动。你所掌握的线索,务必妥善保管,切莫走漏风声。若有需要,可随时来找老夫,老夫定当尽力相助。”

霁明起身,向老者深深一揖,感激地说道:“多谢先生指点,晚辈谨记在心。”

夕阳西下,将茶室染成一片金红色。霁明告别老者,走出了钦天监。他抬起头,望向西边的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而孤寂。他知道,他所追寻的真相,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而他,必须拨开这些迷雾,才能看到真正的答案。

第五章:羽落无声

(一) 纤羽藏踪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落在钦天监一间略显陈旧的工坊中。这里是钦天监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草药、矿物和各种奇怪气味的复杂气息,仿佛一个炼金术士的秘境。

工坊中央摆放着一张厚重的木桌,上面散落着各种实验器具:青铜的蒸馏器、陶制的坩埚、以及一些形状各异的玻璃瓶罐。桌面上还铺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实验数据和图表。

霁明站在桌前,神情专注地观察着手中的一根羽毛。这根羽毛是在太常寺卿书房的案发现场发现的,虽然看似普通,但他总觉得其中隐藏着某种重要的线索。

他小心翼翼地将羽毛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皿中,然后从桌上拿起一个精致的小巧的蒸馏器。他熟练地将蒸馏器组装好,并在底部点燃了一盏酒精灯。

一位监生站在一旁,负责协助霁明进行实验和记录。他一丝不苟地观察着霁明的每一个动作,并将实验过程和数据详细地记录在羊皮纸上。

霁明将一些蒸馏水倒入蒸馏器中,然后将玻璃皿放在蒸馏器的上方,让水蒸气缓缓地蒸腾到羽毛上。他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提取羽毛上可能残留的气味。

随着水蒸气的蒸腾,工坊中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难以形容的气味。这股气味非常微妙,若不仔细分辨,几乎难以察觉。

霁明深吸一口气,仔细地辨别着这股气味。这是一种混合着花香和木香的复杂气味,其中隐隐约约地夹杂着一丝甜腻的气息。他觉得这股气味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闻到过。

他取过一块干净的丝绸,小心翼翼地将蒸馏后的水滴吸附在丝绸上,然后放在鼻端仔细嗅闻。气味更加清晰了,他终于想起来了!这股气味与宫中常用的一种名为“沉香百合”的香料非常相似。

“去书库取来《香谱》和《宫廷用香录》。”霁明吩咐道。

监生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取来了两本厚厚的典籍。

霁明翻开《香谱》,仔细地查阅着关于“沉香百合”的配方和记载。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沉香百合”的各种配料,包括沉香、百合花、麝香等多种名贵的香料。

他又翻开《宫廷用香录》,查阅了关于“沉香百合”的使用记录。记录显示,“沉香百合”是宫中嫔妃常用的香料,尤其受到皇后和几位贵妃的喜爱。

霁明合上书,眉头紧锁。这根羽毛上残留的“沉香百合”的气味,难道意味着这起案件与宫中的嫔妃有关?

他将羽毛放在灯光下仔细观察,发现羽毛的根部有一些细微的绒毛,颜色略深,质地也与其他部分略有不同。他取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刮下一些绒毛,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显微镜下,绒毛的结构清晰可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纹路。霁明查阅了相关的图谱,发现这种纹路并非普通鸟类的羽毛所有,而是一种珍稀的鸟类——“雪羽鹰”的羽毛特有。

“雪羽鹰?”霁明心中一惊。“雪羽鹰”是北方寒冷地带的特有鸟类,羽毛极其珍贵,只有皇室和少数贵族才有资格拥有。

他将这些线索联系起来,一个大胆的推测在他脑海中浮现:这根羽毛的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与宫廷有着密切关系的贵族,甚至有可能就是宫中的嫔妃。

工坊中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酒精灯微弱的火焰在跳动着,映照着霁明深邃的眼眸,如同燃烧着智慧的火焰。他知道,他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二) 金屑迷踪

穿过几条幽深的走廊,霁明来到了钦天监的另一处工坊。与之前的实验室不同,这里充满了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和火炉燃烧的炽热气息。这里是钦天监的金工室,负责制作和修理各种天文仪器和其他器物。

工坊中央,一个巨大的火炉熊熊燃烧着,映照着墙壁上各种工具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怪兽。几位工匠正挥舞着铁锤,敲打着烧红的金属,飞溅的火星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轨迹。

霁明走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面前,这位工匠名叫老李,是钦天监中最出色的金工匠之一,技艺精湛,经验老道。霁明将一个用丝绸包裹的小包递给老李,里面装着在太常寺卿书房发现的金属碎片。

“李师傅,我想请您帮我看看这些东西。”霁明说道。

老李接过小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倒出几块细小的金属碎片。他先是用肉眼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拿起一块碎片,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又用手指轻轻摩擦着碎片的边缘。

“霁大人,这些碎片……不像是普通的金属。”老李皱着眉头说道。

霁明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显微镜,放在桌子上。他取出一块碎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好焦距,然后示意老李来看。

老李凑近显微镜,透过目镜仔细观察着碎片的微观结构。他看到,碎片的断面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纹路,并非单一金属的结构,而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交织而成。

“果然如此。”老李放下显微镜,说道,“这些碎片应该是用一种特殊的合金制成的。这种合金的冶炼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精确的配比和特殊的冶炼方法,只有宫廷御用的工匠才能制作。”

霁明心中一动,问道:“李师傅可否看出这是何种合金?”

老李拿起另一块碎片,用锉刀轻轻锉了一下,然后将锉下来的金属粉末放在火炉边烧了一下,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从火焰的颜色来看,这种合金中含有少量的锡和铅,主要成分应该是铜和银。”老李分析道,“这种合金的硬度和韧性都比普通的青铜要好,而且光泽也更加明亮,常用于制作一些精密的器物。”

霁明又问道:“李师傅能否根据这些碎片的特征,推测其可能的用途和来源?”

老李拿起一块较大的碎片,仔细观察着碎片的形状和边缘。他发现,碎片的边缘非常锋利,而且呈现出一种规则的弧形。

“这些碎片……像是某种圆形器物的一部分。”老李推测道,“而且,从碎片的厚度和弧度来看,这个器物的直径应该不小。结合其材质和制作工艺来看,我猜测这可能是某种仪器的部件,或者是一些贵重器物的装饰。”

霁明沉思片刻,问道:“李师傅,您在宫中可曾见过类似的器物?”

老李想了想,说道:“我想起来了!几年前,宫中曾经制作过一批新的天文仪器,其中有一种名为‘璇玑玉衡’的仪器,其底座的边缘就用了一种类似的合金装饰。那种合金的光泽和质感,与这些碎片非常相似。”

“璇玑玉衡?”霁明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他知道,“璇玑玉衡”是皇室用于观测天象的重要仪器,只有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才会使用。

他将这些线索联系起来,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这些金属碎片,很有可能就是“璇玑玉衡”的一部分。而“璇玑玉衡”是皇室的御用之物,这无疑将案件的矛头指向了宫廷深处。

工坊中,工匠们依然在忙碌地工作着,火炉的火焰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容。霁明站在那里,望着手中的金属碎片,眼神中充满了凝重。他知道,他所追查的真相,已经越来越接近权力中心,而随之而来的,也将是更大的危险。

(三) 蛛丝马迹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高高的窗棂,洒落在钦天监的档案室中。这里是存放历代天文观测记录、宫廷物品清单、以及各种机密档案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和墨水的气息,仿佛凝固了无数岁月的秘密。

霁明和一位监生正站在高耸的书架前,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种卷宗和典籍,如同巨大的书墙,令人望而生畏。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堆放着从不同地方取来的记录,包括《宫廷物品清单》、《工部匠作名录》、《御用香料录》等等。

霁明先是将羽毛的分析结果整理了一遍:羽毛来自珍稀的“雪羽鹰”,且残留着“沉香百合”的香气,这种香料是贵妃常用的。

然后,他又将金属碎片的分析结果放在一起:碎片是一种特殊的合金,只有宫廷御用的工匠才能制作,而且极有可能是某种名为“璇玑玉衡”的天文仪器的部件。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在堆积如山的记录中寻找线索。他先是翻阅《宫廷物品清单》,仔细查找是否有关于“雪羽鹰”羽毛制品的记录。很快,他便找到了一条记录:数年前,贵妃曾获赠一件用“雪羽鹰”羽毛制成的披肩。

这个发现让霁明心中一震,他继续翻阅《御用香料录》,确认“沉香百合”的确是贵妃的常用香料。至此,羽毛的来源基本可以确定,极有可能与贵妃有关。

接下来,他开始查阅《工部匠作名录》,寻找制造“璇玑玉衡”的工匠。他仔细地比对着名录上的名字和记录,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名字上——“张墨”。名录上记载,“张墨”曾参与“璇玑玉衡”的制作,并且是大皇子府上的工匠。

霁明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羽毛指向贵妃,“璇玑玉衡”的碎片指向大皇子府上的工匠,这两条看似无关的线索,竟然在这一刻交汇在了一起。

他将这两条线索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一个大胆的推论逐渐清晰起来:难道是贵妃和大皇子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或者说,他们之间存在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抬起头,看向一旁的监生,问道:“最近宫中可有什么异常动静?”

监生想了想,说道:“最近宫中似乎并无大事发生,只是前些日子,曾听说大皇子曾多次出入后宫,似乎是去拜见贵妃。”

霁明闻言,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推论。大皇子多次出入后宫拜见贵妃,再加上羽毛和金属碎片这两条线索,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寂静的夜空,月光如水,洒在地上,仿佛一层薄薄的轻纱。他知道,他已经接近了真相的核心,而这个真相,很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甚至会动摇整个朝廷的根基。

他转过身,对监生说道:“将这些记录全部整理好,妥善保管,切记不可外传。”

监生领命而去,档案室中再次恢复了安静,只有月光静静地洒在堆积如山的卷宗上,诉说着那些被尘封的秘密。霁明站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凝重和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也更加接近真相。

(四) 寻踪觅迹

夜色深沉,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高墙之内,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霁明的身影在回廊间穿行,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颀长,如同一个孤独的行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他首先来到了承乾宫外,宫门紧闭,红色的宫墙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芒。宫灯在风中摇曳,灯影婆娑,仿佛鬼魅般在墙上跳动。

霁明没有靠近宫门,而是寻到了一名值夜的侍从,拱手问道:“这位公公,打扰了。敢问贵妃娘娘近日可曾用过‘沉香百合’?”

侍从见是钦天监的人,神色稍缓,回道:“大人有所不知,‘沉香百合’乃是娘娘的心头好,寝殿中常年不断此香。”

霁明微微颔首,又状似不经意地问道:“那娘娘近日可曾见过什么人?”

侍从面露难色,压低声音道:“这……小的就不敢妄言了。娘娘的事,岂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能随便议论的?不过……前些日子,倒是见过大皇子殿下来过几次。”

霁明不再多问,只是再次拱手道谢,便转身离去。承乾宫的红墙在他身后渐渐远去,如同一个巨大的牢笼,将无数的秘密囚禁其中。

他没有停留,直接前往工部,找到了负责管理宫廷器物的官员。

“大人,我想请教一些关于‘璇玑玉衡’的事情。”霁明开门见山地说道。

官员不敢怠慢,将霁明请到偏厅,客气地问道:“大人想问些什么,下官定当知无不言。”

霁明取出金属碎片,递给官员:“大人可识得此物?”

官员接过碎片,仔细端详片刻,脸色微变:“这……似是‘璇玑玉衡’之物。”

“大人可知此物出自何人之手?”霁明追问道。

官员查阅记录后,答道:“‘璇玑玉衡’乃是工部众匠合力而成,其中有一位名叫张墨的工匠,手艺甚佳,曾负责一些关键部件的制作。此人后来调去了大皇子府上。”

霁明眼中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光芒,拱手道谢后便告辞离去。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他抬头望向夜空,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更衬得他身影孤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501评论 6 54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673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610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939评论 1 31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668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004评论 1 32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4,001评论 3 44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173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705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426评论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656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39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833评论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47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71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621评论 2 38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