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旧文改编
正屋东侧墙壁上有一根铁钉,铁钉上挂着父亲的长鞭。它是父亲或者爷爷自制的,鞭柄是用长约二十厘米、直径两三厘米的圆形的槐木棍子充当,鞭身用麻绳编,鞭长有两米多。家里麻绳多,鞭身出现破损,随时可以换新的麻绳再编。所谓长鞭,更确切地说是抽打牛的麻绳鞭。
八十年代初,农家耕种土地、拉平板车、滚压麦子、玉米等都靠牛。父母为了全家人不挨饿,把全部的家当拿出来凑够600元从爷爷那里买了一头小黑牛。
小黑牛的妈妈大黄牛跟着爷爷多年,干活只需要吆喝不用挨鞭子,干完活也不用绳子栓,自己就回家。小黑牛年轻气盛,个头大力气也大,起初不很听话,屁股被抽出了好多道鼓起来的血红鞭痕子。后来被扎了鼻子眼,挂了铁圈圈,铁圈上连着绳子由人掌管。
小黑牛不听话,父亲就拉鼻圈圈,小黑牛疼痛难忍就乖乖干活了。母亲看了心疼得不行,总是埋怨父亲下手太重了。 “唉!”父亲表情沉重,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可地摇摇头。
父亲用他粗大的手,轻轻地从牛头到牛尾,又从牛脊梁到牛肚皮一遍又一遍抚摸着小黑牛。小黑牛伸长脖子摇头晃脑任由父亲抚摸,小尾巴也不停地摇摆着。
我记得,我看见小黑牛的眼睛流泪了,父亲肯定也看到了。“黑子,你傻吗?我怎么舍得打你。可是活儿不干不行啊,我们全家都靠你去养活呢!”父亲说着,也跟着抹起眼泪来。
母亲一旁陪着流眼泪。
我小时候理解“鞭打快牛”就是鞭子是用来打牛的,越打牛,牛跑得越快。所以,鞭打牛是天经地义的。可是,记忆中身为教师的父亲和蔼可亲又会讲故事,他却会在我们犯错的时候对年幼的我们扬起长鞭。
父亲说什么蒲鞭示辱,我们不懂。他又说:“简单点,牛不听话了可以打,你们如果不听话,也要挨鞭子。鞭可不长眼睛!”
记得有一次,可能是我惹了比较大的麻烦,父亲怒火有点大,气得蹦得老高,吆喝着非得抽我十鞭。妈妈在一旁赶紧提醒我:“赶紧快跑!”
于是,我撒开腿就拼命跑。
以前父亲追赶百十米就停止了,那次大概追赶有三百米或者五百米,反正,我停下好几次向后看,父亲还在追。父亲把我也惹毛了,于是,当我终于摆脱父亲追赶后,索性躲在一棵老树下簇拥的玉米秸秆堆里面。一躲就是2个多小时,任凭父母亲满村转大声喊我的名字,我就是不出来。
九点左右,父母亲赶集去了,嘱咐姐姐找我。姐姐满村喊我,我依然是不出声。大约十点钟,姐姐找到我了,她在距离我不远的地方说:“妹妹,阿爸阿妈赶集去了,都走了一个多小时了,你快出来吃早饭吧。”
我这才迅速扒拉开玉米秸秆,钻出来。姐姐帮我一起拍打身上的草,然后与我一起回家。
中午父母亲回来,给我们买了很多好吃的:西红柿、苹果、毛桃、鸡蛋,豆腐皮等。午饭的时候,父亲笑着给我夹了一大块鸡蛋,放在我的碗里:“二妞,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一点,看你瘦的,还能跑快吗?”我默不作声,低头默默吃饭。
饭后,无人说起早上的事情,一切都像没有发生一样。我悬着的心,就此放下。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一生气就蹦起来,并不是他的真实性格,加上母亲每次都会及时地提醒我们快跑,有点夫唱妇和的感觉。所以,父亲拿起长鞭是很吓人,但是拿着长鞭的父亲追赶的速度永远也追赶不上我们兄弟姐妹逃跑的速度。
小时候因为讨厌父亲的长鞭,多次藏过它。然后躲在一旁,看着父亲着急地翻找,心中竟然有点窃喜。偶尔被问起是否看见长鞭,我们都很嘴硬且齐心,拼命摆手摇头否认,并语气肯定地说:“绝对没看见!没有看见。”然后,赶紧开溜,玩儿去喽。
现在,脑海中时常会闪现被父亲提着长鞭追赶的情景,而这些,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我们长大后,父亲再也没有拿起他的长鞭去追赶我们了,甚至他已经忘记了长鞭的存在。
现在,我们都长大了,父亲到了花甲之年。他对我们子女更多的是牵挂和思念。父亲的长鞭不见了,连同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也都过去了。而父亲的长鞭代表的爱、威严和教诲,一直都在我们的心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