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松站——到了。”
那独属于地铁女播音员礼貌又疏离的嗓音再一次从头顶响起。
然后,一波行色匆匆的人们涌出地铁,紧接着被另一波神色黯然的人流所替代。
上一秒刚略显通畅的空气,下一秒又恢复了之前的沉闷压抑,各种污浊的气息相互簇拥着,伴着周围的嘈杂,坐我旁边的一个看上去约摸四十岁左右的大叔一直瞥眼死盯着我的手机屏幕看,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心理因素作祟,那一瞬间确实有种想逃离的冲动,虽然我并不想把它们归位一类。
文字总是有这样的魔力,比如当我一直习以为常的心理活动被记录下来时,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叛逆不成熟的愤青幼稚鬼,只是这样的词语匹配上这么一个尴尬的年纪,确实有些怪异。
说到愤青,好像这是个无论从哪个角落端详都被赋予坏角色的社会产物,自从它从社会的襁褓中诞生出来的瞬间,似乎就注定了与这个社会为敌。可我不以为然,愤青倘若被发挥到极致固然不受欢迎,这里我所说的,是加引号的“愤青”。
它不守约定俗称的限制,保留那份属于自己最初的灵魂,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被他人牵引。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叛逆,没有棱角的青春,光秃秃的,明明就毫无美感,还要被颂扬的五迷三道。好像作为90后的我们天生就应该听话,就应该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模式按部就班,套用大人用来交往的礼节,适应那套形式化的模板,违背内心的说一些远离本真的话,露出不属于自己的虚假表情,明明简单一句话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费心勾勒出山路十八弯的画风,这还是我们么?又或许我们已经在“成长”的路上渐行渐远。
当然,我从不否认生活的美好,就像一副上好的画卷,总是需要明暗色彩的相互协调,才能是值得称赞的上好佳作,生活亦如此,她也有瑕疵,或者从辩证的一面来看,这反而是一种美,也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