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食:从一部热播剧里念起家乡儿时的吃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问前段时间最热门的电视剧是什么?恐怕“娘娘”孙俪主演的《那时花开月正圆》会当之无愧。

大多人是被剧中大女主孙俪饰演的周颖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打动,这个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清末“陕西女首富”安吴寡妇本身异于常人的际遇在编剧和导演的创作下更加吸引人,长达74集的大体量没有影响人们的观看,网络上,荧屏上很是热火。

而我,作为一个秦地关中的子嗣,除了关注剧情外,还更加留意剧中的另一个特色。

那就是不时出现的陕西小吃。

故事发生地泾阳离我的老家富平仅仅五六十公里的车程,此地的饮食自然和家乡很是接近,大约是有意为之,剧中嵌入式植入诸多美食镜头。

从周莹心心念念的“甑糕”,不顾大当家身份跑到集市上大快朵颐的“羊肉泡馍”,到沈星移吃的扯面,还有周老四带着周莹去小吃街时特写镜头的肉夹馍、凉皮子,还有不时在镜头里闪现的酥饼、油糕、臊子面、麻食……

印象中,我这是第一次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里看到这么多秦地美食集中出场,像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很多日子我守在电视屏幕前,没有出息地咽着口水,想起了在故乡的日子里,小时候的那些吃食。

今起,写一组回忆儿时吃食的文字,献给我贫瘠的故土乡村,献给我含辛茹苦的父亲母亲,和有类似经历的你一起分享那些贫乏却难忘的岁月,一起回味那些普通的食材如何变成可口美食,如何在我们年轻的肠胃里攀援生长,并且固执地扎根,成为一生难以改变的习惯。

甑糕:想起外婆

                  蔡立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看到“甑糕”之前,我最后一次吃“甑糕”是在去年的八月,而在此之前,我至少有二十年没有接触过这种吃食了。

剧中,“宠妻狂魔”吴聘知道周莹喜欢吃“甑糕”后,这种关中美食就频频在镜头里出现,摆着热锅的摊点,端起来食用时的枣泥和糯米特写,最后,还添加了“吴聘误食投毒甑糕致死”的波折桥段。

看到这些画面,我就想起了家乡富平的甑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剧中吴聘和周莹吃甑糕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常爱去外婆家,除了那里有一群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可以疯玩以外,现在想来,那个卖油糕甑糕的老头也是一种巨大的吸引。

那时候家里穷,父母根本舍不得给孩子买零食吃,况且,能够购买的零食也极为有限。

而隔代的外婆就不一样了,她总是心疼每一个孙子和外孙辈的孩子,把舅舅们孝敬她的零钱攒起来,悄悄给我们买好吃的。

外婆家住在山脚下一个叫“北门外”的村子,村子的高崖台下面住着一两户人家,其中一户人家的老头就是卖油糕甑糕的。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忙完了地里的农活,老头就会做上一大锅的甑糕挑在担子上走街串巷的叫卖。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味的甑糕

“甑糕,热甑糕”这叫卖声有着神奇的魔力,只要一响起,我们这些小孩肚子里的千万条馋虫就疯狂蠕动。

大家伙就会跑到巷道里,围上前去,老头看到聚集的人差不多了,就落下担子,倒不急于掀开盖在特制的热锅上的厚棉布,而是慢条斯理的拿出铜烟袋锅,从烟袋里挖出旱烟装上点着,吞云吐雾起来,全然不顾我们这些留着鼻涕和哈喇子的小孩。

他知道,我们没有钱买。

不一会,就有忍不住诱惑的孩子叫来家里的大人,舍得掏钱买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孩子被呵斥着拖回院子,留下一连串的鬼哭狼嚎。

有聪明的孩子从家里的鸡窝偷来几个鸡蛋,或者从盖着厚重木板的陶瓮里装点小麦悄悄前来,卖甑糕的老头心知肚明,在布鞋帮上磕掉烟袋锅里的烟灰起身。

慢慢将盖在锅上的厚棉布掀开一角,露出热乎乎的红枣和江米,拿出一个专用的铲子,从另一侧取出专用的碟子,铲一勺在碟子上刮一下,一般两铲子一碟。

看着端着碟子不顾烫热吃起来的小伙伴,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砸吧嘴的声音,还有弥漫出来的香味。

我们的肚子都不争气的咕噜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文无关

这时候,我总是会想起外婆,于是跑回家里软磨硬泡,拉着外婆的手出门。

外婆好像永远不会生气,她总是迈着小脚被我拽到甑糕摊前,从对襟大袄里摸索出一个手帕,拿出几张薄薄的纸币,递给老头。

老头一边笑着说“又惯外孙呢”,一边麻利的铲甑糕。

我端着甑糕碟子满足的吃起来,盘子里还剩一口的时候,我看着站在我旁边的外婆才想起来问“婆,你吃木?”,外婆总是笑着说“婆牙不行,咬不动了,我娃吃”

在小伙伴艳羡的目光里,享受着苦难岁月里难得的小确幸。

很多年,我对那个卖甑糕的老头都念念不忘,他的黑棉袄,他的旱烟锅子,甚至他诡异的笑容。

直到后来,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她埋在村后面的山坡上,与她为伴的是一株一株的花椒树,以及抬头就可以看到的村子。

而我,再也吃不到外婆买的甑糕了。

去年八月,我和母亲以及弟弟妹妹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住在县城的表哥好像知晓我的心思,一大早带我们到街上一家冠名“刘氏镜糕”的摊点,一人铲了一碗热乎乎的甑糕,我蹲在小商店的门口一口气吃完了甑糕。

然后,看着年迈的母亲,突然,就想起了外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商朝时做甑糕的青铜器

链接:

甑糕(甑,zèng。关中方音中为尖音字,读作zìng,讹作jìng。)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

甑糕小吃历史悠久。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木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别有风味。甑糕是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