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揣测先生的本意或许是说要讨伐剿灭啸居山林的土匪贼人相对容易一些,只要筹划得当,钱粮充足,将士用命,假以时日总是可以剿灭匪患的。但是要把山匪为非作歹、杀人越货、泯灭人性的心灵扭转过来,让他重新拾起良知良能,改恶从善,破除他们的心贼,这个就比剿灭匪患难多了。
人心为什么易于生贼,产生贼心贼胆呢?一个方面可能是物质的缺乏,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生出贼心。正如俗话说的饥寒起盗心。还有可能是生存环境的恶劣,古来都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还有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残酷竞争的丛林法则,特别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现实,也让一些人不甘于被欺压,被迫生贼心、作盗贼。
人之初,性本善。生而为贼的人,世上没有。王阳明先生深刻的认识到他当时为官之地的匪患,不少人原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黎民百姓。所以要施之感化,让他们重新作人,作有良知的人。所以要剿抚并用,首恶必惩,从者从宽,分而治之,分化瓦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证明王阳明秉持心学要旨,很快就平息匪患,黎民百姓安堵如故。
我们经常说,人心叵测、人心难测。比大海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浩瀚的是人心。故此人心难测。古话说人心隔肚皮,不可轻信他人。交浅而言深,不是成为笑柄,就可能被他人抓住小辫子,甚至被小人加害。这些都是在说人心复杂。正是因为人心如此复杂,所以说人的本心一旦变坏,心贼丛生,那就很难改恶为善。正因为难得,所以我们才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赞许,我们才会期冀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才会有为善千日善犹不足、一日作恶恶便有余的心防,我们才会教诲后生小子勿心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不断厚植人心中的善因,培育人心中的天良,使之始终是良善的,而不能让其习染恶因业障,杜绝恶心恶意恶念滋生蔓延,直至心贼养成,那就贻害无穷、危害大焉!
君子为人,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君子为政,惩恶扬善,劝善教化。筑牢拒绝弃善从恶的心之堤,防心中生贼,将贼心贼胆消灭在萌芽,掐断恶毒的言语行为之苗头。如此这般,则乾坤朗朗,人心良善,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