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对落难受苦的人伸出援手,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情。但如果尺度没有把握好,帮助就会变成施舍,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01
读初中的时候,数学课总是在上午第四节。老师喜欢留课堂作业,写完就可以放学,写的快的人就很轻松,做题困难的人自然要拖堂。
我总是很快就能写完,然后等我的朋友阿晁一起吃饭。
“你能不能做快点?这都12点10分了!”
“我知道,我在认真做。”阿晁又扯出一张草稿纸。
“看你那磨蹭的模样,等你写完,下午课都要上了。我来替你写吧,食堂快没菜了。”我伸手去抢他的笔。
“你干什么!”阿晁闪开。
“我帮你啊,你这是什么反应?”我也很气愤不解。
“你这是帮我吗?你要是想帮我,应该是教会我,给我讲这些题。你替我写了,我以后还是不会做。”阿晁叹气。
我感觉自己确实有些不对,碍于面子还是不肯道歉。下楼跑去食堂吃饭,坐那犹豫了一会,回来的时候给阿晁带了包子。
“这次是我错了,我没考虑到你的感受。”
“没事。等我学会了,以后就能写快点了。”他大口吞咽着包子,看着我给他分析解题思路。
帮助意味着授人以渔,而施舍是授人以鱼。别让伸出的援手,阻碍别人的进步。
02
前一阵子放假回家,和同学结伴去高铁站。
下楼梯的时候,有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人走得很艰难。
“我们来帮你吧。”我和同学赶过去。
“谢谢啊,不用。”中年人摇头拒绝。
他一步一顿地艰难挪动。
我和同学在后面看得提心吊胆。
“我去扶他。”同学看不下去了,想要上前。
有一个女孩比他动作更快,几步就赶了过去,扶着男人。
“真的不用。”男人推开她。
等到他拄着拐杖到了平台的时候,像打了一个胜仗般高兴。
“我希望你们能把我当成正常人,一个健康的人。我的腿脚是不太方便,但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行走,不然我拿拐杖干什么。”他对着周遭的人群说。
人群抚掌如雷震。
坐在车上的时候,“我想明白了,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忽视他的残疾,把他当成一个健全的人去对待。”同学如梦初醒。
“但如果人家开口或者流露请求帮助的意思,就要不吝援手。”我也反应过来了。
帮助的前提是尊重,而施舍是出于怜悯。
别让伸出的援手,提醒着别人的缺陷,造成二次伤害。
03
想起上次和朋友吃饭,他给我讲的故事。
朋友有一次晚上出去散步,看见昏暗的路口有卖唱的。写着“五元一首”
朋友扔了十块钱在他的搪瓷缸里。
“你要听什么?小伙子。”流浪汉发型凌乱,他看不出年纪。
“天很晚了,太冷,早些回去吧。”朋友转身就走。
“你不是来听歌的?”流浪汉追问。
“我会花钱听路边的歌?”朋友腹诽。“当然不是。”
“那你把钱拿回去,我不要。”流浪汉抓起搪瓷缸,递给他。
“你不需要钱吗?”
“需要,所以我来卖唱。是卖唱,不是乞讨。”
“《夜空中最亮的星》会唱吗?还有《倔强》呢?”
“会。”流浪汉清了一下嗓子。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朋友后来和我说,其实唱得挺好听的。
帮助是一种平等的对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打发。别让伸出的援手,侮辱了一个健全的人格。
04
有些学校资助贫困生,不会发布申请表,让学生去哄抢。而是观察不同学生的饭卡使用状况,那些频率高但金额少的,每个月都会收到一笔温暖的汇款。
有些人捐了书给山区,和心怀感激的孩子们合影。合影会收藏起来,做一个珍贵的纪念。而不是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计划着能收多少个赞。
帮助和施舍很多时候看起来非常相似,很多人甚至弄不清它们的区别,他们以为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是在施舍别人,也有很多人在接受帮助的时候,认为是被施舍了。当然更多的人是在接受施舍的时候,认为是在接受帮助。
想要诚挚的帮助别人,就要把心态级别摆在和客体一样的高度上,根据别人的需要,同时衡量自己的能力给予。而施舍是把自己可有可无,多余的东西给别人,把心态摆在比客体高至少一档的水平线。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别人,一定要怀着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