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王开东的《教育:谈何容易》,在《教育,如同魔鬼》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老头,特别爱安静。每天傍晚,小孩子放学后,都在他楼下踢空油桶,咚咚咚,咚咚咚。老头苦不堪言。后来,老头想了一个办法,让小孩子们好好地踢,结束的时候,每个人奖励5块钱。孩子们可高兴了,踢得更起劲。结束的时候,老头信守诺言,每个孩子奖励了5块钱。
第二天,老头又来了,请求小孩子们继续踢,但因为手头不宽裕,只奖励2块钱。那天,孩子们还在踢,但明显积极性不高,发出的响声也不大,有些孩子甚至开始心猿意马,消极怠工。
第三天,老头继续让小孩子帮自己踢,只是,他再也不拿钱来奖励了。孩子们很愤怒,没有钱,鬼才愿意帮你踢呢,孩子们一哄而散,再也不想踢油桶了。老头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世界又恢复安静了。
这个老人的高明在于,他巧妙地利用物质奖励,把孩子因好玩有趣带劲踢油桶的内在动机,转化为仅仅为了五元钱的刺激踢油桶,然后又逐步减少金钱,直至最终斩断外在动机,从而使得孩子既失去了内驱力,也失去了外驱力,最终感到索然寡味,无聊至极。
推而广之,作者为教育感到恐惧和悲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外在动机是短视的,暂时的,功利的,要而言之,无非画饼充饥,借酒浇愁,其效果比不上内在动机。最可怕的是,一旦外在动机消失或者刺激不够,孩子就会厌学,甚至因痛苦而厌世。
这也引发了我的共鸣,记得新年第一课时,孩子们说起过去的一年自己遗憾的事,以及自己的新年愿望,有的就说到父母承诺自己语数英均考95分以上,或成为班级前三,就给自己买心仪的手机,甚至平板!我也曾多次听到家长说起为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采取物质奖励的办法,孩子洗锅,打扫卫生按次付给孩子报酬!在当时,我感念孩子的坦诚,感念家长的良苦用心,而今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不管是学习还是劳动,如果没有了对为谁学习,为什么要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认识,这种外在动机驱使下的努力,行动能够持续多久?不可否认,家长是爱孩子的,他们相信认可与鼓励的力量,但却忽视了这样的爱是功利的,甚至是短视的!“坚决不要奖励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而要奖励孩子改正了不良习惯。”作者如是说。
我还想到了我刚刚发起的“开心一班21天读写挑战赛”!在上学期时,我班几位颇爱写作的同学成立了班级写作协会,会长,副会长分工明确,活动方案制订有方,背地里我着实高兴了很久,我认为孩子自发的成长胜过一切!我密切关注他们,当他们打算对评选出的优胜者进行奖励的时候,我和班主任每人资助20元,我还告诉他们,这只是前期资金。刚开始,写作协会开展的有声有色,《我滴长官》《你好,副会长》《我的前任》《我的同桌冤家》等等一篇篇美文横空出世,孩子们描写生动,童趣十足,我幻想着孩子们在自发的活动中一定会爱上写作,我还畅想着编辑一本我班孩子的美文集……就在我兴冲冲地把孩子的美文发到微信圈,引来朋友赞誉的时候,写作群却没有动静了。问其原因,顾左右而言他,到底是孩子啊!有困难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任凭我如何鼓励他们坚持,写作协会还是中途流产了!!于是我决定发起读写挑战赛,让孩子重拾当初的激情!
正如昨天《给孩子的信中》所说,我有过犹豫,但面对几个热心肠孩子的询问,我还是发起了活动,并决定和孩子一起参加挑战!我把是否参加活动,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呈现的选择权给了孩子,到今天有19位孩子响应了挑战,并完成了两天的打卡,我认真评价了每个孩子的文字,通过文字与他们交流,虽辛苦却乐此不疲!
虽然我在公告中也提到对于完成21天挑战的孩子,会自己出资买一份奖品作为奖赏,但我相信参加挑战的孩子是因为活动本身而心甘情愿参加的!我的奖励基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基于孩子意志品质的形成!
教育,谈何容易!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学习实践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