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一本书》之十种读书法有感
比较有感觉的是前三种:
通读法:用于培养思考框架
批判性思考,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普遍是缺乏的,在那个时代教育体系下的都是尽信书之人。读书和论文如果存在逻辑谬误,我也并不能发现,听一场讲座也提不出有质量或者说问到点子上的问题。所以我和2011年的秋叶一样,也觉得自己当务之急是系统学习阅读和思考方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提问都是学问。打算把秋叶推荐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找来读一下,学习在发达国家的高中就需要普及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树读法:专业领域的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
做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可以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先建立像专家一样的视野和格局,来思考整个领域有哪些需要去学习的问题。 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自己准备写书一样,然后开始大量收集这个领域的图书,可以是纸质版也可以电子版。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大纲,梳理充实完成后,开始读其他的图书,内容相同的跳过,看到不同的思考一下,如果可以就整合进大纲。这个方法可以让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这个方法对于各种研究非常有效,也是需要长期练习的。
图读法:适合难啃的图书又有重要作用的书
思维导图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这个我不会,看来再要学习一下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图读法还适合制作成读书笔记PPT。读一本书有很多消化它核心思想和精华的方法,把一本书的内容梳理成一个读书笔记PPT,无疑是立竿见影的方式,做一个读书笔记PPT,不仅仅要求开动你的左脑,发挥提炼抽念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开动你的右脑,发挥你的形象化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其他还有框读法(适合经管类),炼读法(适合畅销书),逆读法(适合“传道书”),抄读法(权威的书),仿读法(适合工具书),诵读法(适合文艺书),闲读法(适合快餐书)。
想学要学的太多,当务之急,优先学习思考和阅读的方法,还有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