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描述三米的某一个晚上的场景吧!
晚上8点,发现自己一天的工作清单中还有如下任务:客户的咨询报告、公众号更新、每天100个仰卧起坐+10分钟Keep;另外,阳台上的衣服未收、家里的地也该拖了……
赶紧给清单的重要紧急程度排了下序,觉得“公众号更新”重要且紧急。于是打开电脑,当敲下“今天你拖延了吗?”几个黑体大字后,脑袋一片空白,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这时忽然觉得口渴,于是起身倒了杯柠檬水;刚坐下,手机震动了一下,滑开手机,和闺蜜聊起了家长里短,好不容易打发了闺蜜,不经意又看到朋友圈的“小红点”,忍不住点了进去……
一个小时过去了……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
当回过来神来,已经晚上11点了,只能匆忙洗漱上床睡觉,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呢。
小伙伴们,你们有过类似的场景么?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有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在我们探索如何告别拖延之前,先来探讨两个问题:
辨别真假拖延
为何我们很喜欢给自己或别人贴上“拖延症”的标签,甚至是“拖延癌”,因为表象的“拖延”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但是深层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精力、时间、目标、动机等自我管理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高估了自己的效率和能力,却低估了问题的难度,比如1小时精读一本书,其中可能还有一些从众的心理,比如说学英语、开微博、参加各种训练营,自己并不是那么想,但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优秀而已。
所以,你需要问问自己:
你为什么拖延这件事呢?(是因为事情太难?还是因为真的没有时间?还是就是不想做?)
这件事,是否真的有必要做吗?(其实我们思想中想出来的很多事,自己的内心根本没有多大的欲望和必要去做。)
切记!拖延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千万不要说“我天生就是个爱拖延的人”。你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面更容易出现拖延状态”而已。绝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拖延降低到能愉快生活工作的程度。万事都拖延和零拖延的人都不存在。
面对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该如何远离拖延呢?
首先,为这件事赋予意义,并且从最容易的点入手
比如说你想早起,就从早起5分钟开始。比如说写作,很多人总是想着我要构思好才写。我有一朋友经常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分享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心得,我就鼓励她开公众号这样传播会更广更成体系一些,她说早在两年前就很想开公众号了,但由于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公众号名字,就迟迟未启动。
这就属于一种完美主义的拖延,应对这种拖延的方法就是以“最差”为目标。
曾看过一个故事,作者将一篇论文拖了几个月之久都不愿开题,她的心理咨询师让她不要管好坏,以她可以写出的最差的论文为目标写一篇出来作为试验。作者照做了,然后惊讶地发现她写出来的“最差”的文章竟然挺让自己满意的,感觉稍做修改就可以交给导师过目了。当然,有时写出来的初稿和成文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要求2万字但初稿只有5千。这种情况下作者就用了心理师教她的另一个方法:每次工作两个小时,目标是码字1千,同样以“最差”为目标。这个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做事的心理成本和压力,不妨一试。
然后,找到你的督察队
比如,找到你的小伙伴,或者建立一个小社群,进行监督。比如:我跟两位闺蜜结盟每天都背单词打卡到三人小群里,并且每天只背5个。或者,把你要做的事公开在朋友圈里,立下目标,让大伙来监督你。
最后,让这件事变成为一个集体事件
比如说想郊野徒步,就发起一个徒步活动,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个集体活动,三米家的先生经常抱怨说:我们两个人的徒步每次我都会拖拖拉拉晚起,几乎每次都完不成既定的徒步目标,然而集体徒步活动是我从来就不会拖拉迟到。因为在集体活动拖拉迟到是一个很有损形象的事情,所以三米再懒也只有乖乖遵守。
如果你尝试了各种方法,还是拖延没有做,也许这件事,当下你真的可以不做。那么,果断放弃不纠结,就是当下最有效的止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