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闻里典型的90后“大龄未婚”,并且单身,有学历的压力,有前途职场的压力,一切好像都还在不确定的朦胧期。
他是初中即辍学的理发小哥,没有学历,没有背景,工作种类丰富,目标明确,对现状表示满意。
前几日去理发,跟我的理发师聊起美发的行业。从13、14岁左右开始当学徒,洗发、打下手3年左右,然后开始可以试着在模型上剪发,想练手就去养老院或者军队做免费理发,有心学习很快就有机会在理发店做理发师,大概2、3年左右,看个人悟性,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再然后就是定期外出学习满足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20岁左右也能有一技之长。
而身为学生的同龄人这个时候大学还没毕业,还基本一无所有,也许你会说,学历不同,见识不同,认知也不同,肯定是比不念书要好的。可是单单就生活一条,我们就明显落后很多。有人也会说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我们很快就会赶上去的。可是,这是真的吗?
经受长达十余年的应试教育,我们习惯了有人指导,习惯了有人告诉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做,最好都有参考大纲。所以,毕业之后很多人都选择去上班,去继续听从领导的安排。而中途辍学的人,只要为人努力有想法,一开始也许是打工,过几年之后他会想到去学个技术,只要攒够经验和资本之后,他会自己做老板。这中间的时间、经历、思维差异,我不确定孰好孰坏,也许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人生而已。可是,生活呢?
自从毕业之后,我的右侧头发里冒出来越来越多的白发,焦虑有压力,对未来迷茫和怀疑。我不确定是“贪婪”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孰多孰少。我贪婪的想见到更好的世界,去到更好的平台,可是我要强并不好强的天性,让我在那样优秀的环境里并不适应,反而焦虑值拉满。也许,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总是想要更好的,所以当达到目标之后不是开心,而是更强烈的焦虑和迷茫。
理发小哥呢,因为叛逆,初中辍学远离家乡,想拼一份事业回家,刚开始最难的时候“两天一包方便面,晚上睡公园,最坚持的事是不跟着同龄人去偷”,辗转去了几个地方,辗转换了几份工作,当学徒“给师傅买烟送酒讨来剪发的技巧”。现在是一家理发店的合伙人,目标是开了三四家店面之后由其他人打理,自己有时间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他后悔没好好上学,但不纠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走,简单直接也努力。他说,现在不是也挺好的嘛。
我有学历有技能,但我仍然很焦虑,我对未来不确定,对未来有太多过高的期待,导致现在的我身心俱疲。既不满意过去,也不满足于现在。
上学时间越来越长,对未来的期望越来越高,现实越来越残酷,未来越来越迷茫。不禁怀疑,当初那么努力的念书,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得到什么?
我惭愧,念那么多的书,并没有让我对自己有很好的认知。我沉浸在学校的保护伞下,也许有过挫折,有过压力,但更多的是玻璃罩里的生活,有时候我甚至感觉我对生活一无所知,反而是过多的精神内耗。
我看到的理发小哥,他在一次次的经历中逐渐认识了自己,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步步的过着真实的生活,得到生活真实的反馈,并且对目前的生活满意。
在世俗的眼里,我们会有不同的人生;在各自的眼里,我们也会有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