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吐槽春晚节目越来越不行,看的人越来越少,其实我认为还是人们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后,人们的注意力逐渐发生转移,欣赏的口味发生变化后,对春晚千篇一律的系列节目兴趣度逐渐转弱的缘故。
春晚的传播方式还是采用电视的方式,虽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俗话说“众口难调”,里面的节目只能以迎合了部分40,50,60的口味,而这些人已经渐渐老去,现在年轻一代的注意力都被很多自媒体平台吸引。
春晚的节目从构思,准备,彩排与投放都是单一的公家渠道,虽然正规,但不够灵活,让观众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而自媒体平台则是用户与创作者共同参与其中,角色灵活切换,互动性强。
就像吃饭一样,春晚节目像一个固定不变的大套餐,很多人吃腻了后,又苦于无法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几样菜,而自媒体平台则像一个千人千面的自选菜场,不同口味的群体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菜。
以后我认为的趋势就是:春晚也要模仿自媒体平台那种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展现在不同群体面前;
1.中老年群体喜欢传统的歌舞,经典小品与相声;
2.年轻群体喜欢新奇的游戏,二次元与前卫娱乐节目等;
3.未成年群体喜欢新潮动画,幼教节目等。
有需求就有市场,春晚在这方面也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