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二章时,我再次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虽然很多地方并不是读得很懂,但是至少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因为阅读,所以我明白了新课标颁布的意义,因为阅读,我想我从主观上会更好地研读新课标,在实践中去尝试、落实新课标。
第二章主要有三节,分别阐述了新课标的属性、立意和结构。
第一节新课标的属性让我明白了新课标六大主体的属性。课程性质是定性,回答了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课程理念是定位,阐释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应该达到的水平的预设和期待;课程内容是学习范围和对象;学业质量是学生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课程实施是根据课标进行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等活动。再结合文本框架图,可以帮助我们从内涵到框架上都对新课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节新课标的立意让我明白了对现阶段的很多概念词有了新的理解。不管是哪个词,都出自一个目的,即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当我们带着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去设计教学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我想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新课标的六大主体也都是围绕核心素养来构建,实现真正的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型。
第三节新课标的结构:内容标准、活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三位一体。知识内容标准重在少而精;活动内容标准以育人为核心;学业质量标准即让核心素养可见。三个小标题简单明了地道出了重点。而章节的最后一段更是言简意赅地阐释了三大标准时如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通过梳理,对本章节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相信,随着阅读的深入,章节与章节的内容有一天也会打通,让我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