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好多孩子还不能适应回来,一个经常不写作业的孩子,近期课堂上也不能很好的集中,我一直想提醒他注意,但又觉的不会有很大用处。
刚学新知识,我提问了一个问题,我注意到他先举一下手马上又放下了。
注意到这个细节,我问到同学们:“刚才我看到朱同学先举了一下手,然后马上又放下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其他同学说“没想好”、“不自信”、“不敢说”。
听到这些,那个同学也低下头,他被这些评判压倒了。我示意大家停下,说出了我的看法:“我感受到的是,他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我们问问他自己好不好。”
他此时已经抬起头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说刚刚想着答案是“6”,后来想了想又觉得不对。
让我意外的是,接下来的一节课这个孩子都在信心满满的听课。其实我的一句话就是非暴力中的简单观察,不加评判,但对孩子确是莫大的鼓励。

三八节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