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境的解读

DAY09读语文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每一个知识概念都会因使用情境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含义,如果离开具体情景就无法达成对事物的准确理解。”所以情境化学习是课程实施的最优方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故事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主要载体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了特定的故事情景。

学生可以带入故事中的具体角色,通过表演、对话朗读、心理补白等方法体验性学习促进理解。

但是,理解的本质是迁移学习者能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复杂的情境中。所以教学不能止步于课文故事情境,而是要多角度拓展故事情境,推动理解不断深入。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可以通过续编故事、创编故事来演讲故事情境;中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和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可提供意义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本,在比较阅读中拓展情境;最后还要让学生从故事情境、文本情境走向生活情境,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实现阅读的终极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