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还在联系的老师没有几个了。一来因为自己混的普通,没什么脸联系。二来时间久远,联系上了也不知道聊些什么。
所以通讯录里虽然静静地躺着好些老师的联系方式,却几乎是没有联系过的。
虽然不联系,但心里也还挂念着几个老师。
一个是初中的班主任。他不仅是我的班主任,还是我的化学、地理老师,每周见他的次数比见我妈次数还多。所以我对他是又敬又怕,怕干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会随时给我家吹风。
后来熟了,发现他像我哥似的。有事没事去他家蹭饭吃(到了高中还有机会蹭了一年),被人欺负了他替我教训那班捣蛋鬼,补课的时候跟我们一起打篮球。当然,对我的这种好,别人同样也享受的到。只不过跟亲哥一直不在同一时间长大的我,因为初中有他的支持和帮助,觉得他比我哥更亲近。
第二个牢牢记住的是我的英语老师,初中也带了我三年。
如果说班主任像我哥,那么她就跟我姐似的。初中三年,她一直对我很好。学习上自不必说。初中三年靠着语文英语硬挤进班级前茅的我,也算她的得意门生,所以在学习上,一直有得到她的青睐。除了学习,生活上她对我也很照顾。初三的时候,因为担心集体宿舍人多,洗漱吃饭费时间,她便给我跟另一个同学申请了单人间。饭她帮我们蒸,菜她下课回去煮。别的同学都吃食堂,只有我跟另一个同学享受了她的小灶。这样的特殊待遇享受了整整一年。有时我都想她要是我亲姐就好了。
第三个,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她不像班主任,也不像英语老师那样对孩子似的对我。她就只是把我当个普通的学生。上课时间讲课,下课了就很少见到她。但对她的喜爱,却比任何老师都多。
她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中接触到的最前卫的老师。
在那个时代,别的老师教学基本就是照本宣科,没有什么新意。
她不是。
我不知道她那个时候从哪里来的那么多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的资料,外省的考卷,五花八门的课外书,信手拈来的新鲜资讯……她的课堂,只有二十分钟用来讲课本知识,剩下的时间,就是带我们开眼界!这令我对她的课堂深深着迷。还记得有一次她在课堂上给我们读了她妹妹的日记,其中有句话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有志者能把希望的微光变成绚丽的彩霞,无志者只能把绚丽的彩霞丢落到幽幽的梦境里。
那时候深深被这句话震撼到了。一直把这句话写在语文课本扉页当座右铭。
一个懵懂的小孩,在她的引领下,忽然好像半只脚跨进了新知识的大门,那门里面的山像抚须的老者,水像多情的姑娘,山顶挂着绚丽的彩霞,彩霞背后,是壮烈的夕阳。
然而,被她吸引的,远不止她崭新的教学方法和她的博闻强识,还有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她的行事作风,在那时候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课堂上有同学捣乱,她从不骂人,更不动粗,也绝不体罚,只凭一张嘴,就把那些躁动的小屁孩治的服服帖帖。“以理服人”是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形容她的成语。
除此以外,她特别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这跟其他老师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其他人恨不得多安插几个眼线,她却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有一次有个八卦的男生举报我上课传小纸条,被她一顿痛批:
“你做好你自己就万事大吉了,其他人做什么与你无关,如果他们影响到我上课,我自然会处置他们,但不需要你来打断我上课的节奏。”
时代久远,原话不记得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遇到一个这样讲理的老师。
在我所有遇到过的老师里,只有她,安分守己上课,不沽名钓誉,不八卦,不视学生的情窦初开为洪水猛兽,不差别对待任何学生,总是想办法让学生看到更多,学到更多,体会更多。
有生之年,何其幸运遇到她;有生之年,何其不幸只遇到她。
只教我一个学期的她,却是我一辈子记得最深的老师。比让我蹭吃蹭喝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记得都深。对班主任和英语老师,是感激;对她,是崇拜和敬仰。
如果,世上再多一些她这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