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从乐观而愚钝到乐观而明智需要多长的路

在解读《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里关于:抑郁的人,是悲观而明智,这个段落的心理学解读激发了我很大的兴趣,也触发了我曾经内心的困惑。

我还是想起我青春的故事,那个悲观而明智的男生。

我喜欢他的聪明,他一眼就能看清事物背后的洞察力,他自嘲暗黑的风趣。

与之相比,我就是那种经常傻乐傻乐的女孩,身体里好像藏着一团火,每时每刻都在熊熊燃烧着,脑子里整天想的一些当时看来遥远而又不彻实地的事。

我就像一匹横闯直撞的野马,从农村的田野跑进了大楼林立的都市。

我一直期望有个人能指点我,让我能看清楚这个世界,奔向更遥远的未来。

悲观而明智的人不会给你明亮的未来,那怕是梦,他也不愿意去描绘的。他们经常看到是眼前脚下泥泞的道路,还有在雾霭中不明朗的远方。

“保持你的个性,改改你的脾气!”

现在想起大学毕业纪念册一位同学的留言,是多么的睿智。

的确,我身上的乐观,让我一路狂奔,从老家到天津到北京到青岛,尽管有时感到内心疲惫,伤痕累累,但我还是用坚硬的矛甲把自己紧紧包裹,像一位手持利剑的女侠一样,威风凌凌地站在寒风中,没有什么可以击碎我心中的信念:如果我变的更快更好更强,没有任何人可以抛弃我,除非我自己。

我用一身的蛮荒之力,用自己的本能防御着这个混沌世界,寻找一条通向光明的路。

“你看她笑的那个傻样,傻大妞一个!”多少年前,在北京一个KTV厕所里听到朋友的朋友在厕所间里对我嘲笑,我还假装一晚上的若无其事与大家唱完歌,但那句话这么多年还是深深烙在我脑子里我心里。

从潜意识来说,我的内心是介意的,换着平常的我,肯定会把那女孩堵在厕所间里。但那晚我却没有,我还装的若无其事。现在想来,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个局面,尤其是朋友的朋友。

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文字,我依旧被人嘲笑为“傻大妞”,我没有学会世俗社会化的聪明,不会察言观色,更谈不上什么知微显著了。

我的内心是冰冷的,坚硬的,我用乐观而愚钝的方式在防御着这个社会的人情世故。

“大姐的儿子四十岁,二哥的儿子二十岁。我想问这么多年,你们谁想起我这个妹妹,也有生日 也要买房子,我女儿的生日,我老公的生日……”

"我生病的时候我开刀的时候,你们谁想起妹妹……”

“还有我的高中复读,母亲生病,你们谁想过我的感受,谁心里想资助过我大学……”

“我们那个时候也很困难。你二姐夫一个人上班,……”二姐想解释,“你这么想,以后没有人跟你说话了。”

“他们就可以想那么多,我为什么就不能这么想,大姐夫一个月多少工资,大姐当年怎么对待我复读的……”

从小被母亲忽视,长大后,兄弟姐妹之间的疏离,而一发生什么事,他们可以用异样的眼光揣测我的曾经的善意,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说?

反正父亲母亲已经去世,老家的房子也要撤掉,一切都没有了!

我觉察到自己内心的压抑与委屈,以及这么多年被忽视,一个人单枪匹马行走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不是遇到饼先生,估计我还会停留在灰色而纠结的思想桎梏里,挣扎着。

现在的我终于有点看清楚这个世界,看清楚周围的人,我依旧那么乐观,但我不再用愚钝包裹着自己。

我混沌的脑袋里仿佛照进了一束光,我的思想世界终于打开围栏,可以变的圆润起来。

成为一个乐观而明智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依旧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