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又有蝉鸣,仔细看,树下草丛经常能发现蝉蜕,又是七月捉蝉时。
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晒图,一夜竟然捉了三五十只,很是羡慕嫉妒恨。
去年文字,蝉的记忆,记于17年7月]
外面太阳很好。
原计划去菜市场买几个西瓜,看看窗外的太阳,只好放弃了。
提桶浇浇花草,扑愣一声,飞出一只蝉。
昨天走失的那只蝉虫,安全完成了蜕变,又找到了。
昨天下班路上,不经意往路边树上一撇,竟然发现了一只正在努力向上的蝉虫,顺手捉了回来。
只有一只,不好处理,回家后,顺手放到了茶几上。
晚上睡前想起他来,早已不知去向。
知道明天会自己出来,不再管他。
这是今年捉到的第二只蝉虫,比去年同期少不少。
小时候,夏季最有趣、最乐意干事情,就是捉蝉虫。
放学后,太阳很高就开始在树底下找,每个人眼都尖,很小的洞都能发现,很小的洞都不放过。抠开后,蝉虫有时候会退下去,只能动用树枝甚至铲子刨出来;有时候深度掌握不好,蝉虫就刨烂了。
天黑之后,地上的小洞看不见了,蝉虫出洞开始往树上爬,开始由虫变蝉的艰难历程。家庭宽裕的小伙伴从家中把重要的家电——手电筒(电棒子)带出来,其他人借光一起找。
一晚上下来,有电棒子的能捉到三四十,借光的也能捉个十五六,回家找个大白碗,用开水一烫,撒点盐,腌起来,隔三差五,母亲滴几滴油,略微一煎,就是最好的美味。
后来外地读书,暑假回家,晚饭后偶尔也去捉了几回,明显感觉捉的人多了,蝉虫少了。
再后来,进城工作,树少了,蝉虫还有,但明显更少了,也没了捉的兴趣,一年到头,最多邂逅个十只八只的。
但吃的比以前多了,油炸金蝉大小餐馆都有,都很受欢迎。
早市菜市都有卖的,买过几次,感觉都没有小时候的好吃。
今年行情看涨,听说一斤到了七十五了;这个价,对蝉虫就是毁灭性的。
集市上依然很多,有人说是养殖的,但大都标榜是走家串户收购的,绝对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