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短短三十八个字孔子如此叙述了自己的一生。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孔子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不断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短短38个字,孔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达到的人生高度是怎样的呢?
二、“五十有五而志于学”。
“至于学”许多人理解为,开始学习,显然不是。因为,如果到十五岁才开始学习,那未免太晚了。原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不是“吾十有五而学”。“学”与“志于学”是不同的,“志于学”之前一定有一个学的过程,学出了兴趣,明确的志向,悟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然后,才“志于学”。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研究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
孔子“志于学”的真正含义就是“为天地立命,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
三、“三十而立”
如何才算立?两个指标:一、社会的认可;二、自身的境界。孔子的“立”,体现在它自身精神境界的建立。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求索、思考,他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这才是她三十而立真正所指。
四、四十而不惑
孔子所说的“不惑”并不是说什么都知道,什么知识都难不倒他。而是指他的判断力比我们强。所以“不惑”的意思是:
一、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二、对世间林林总总、光怪陆的现象,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其是非、美丑、善恶。在大事大非面前不再迷惑。
五、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说:“不懂天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析辨别言论,就无法了解人。”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话。
孔子所说的天命,第一、它客观存在;
第二、他不但不是迷信,而是正信。
孔子的“天命”,大致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身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先我们而存在,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
“天命”的主观方面:包括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的信仰人的理想等丰富的含义。所以,孔子的“知天命”的“知”,不仅是指“知晓”、“认知”,更是“履行”,是“知行”的合一。
具体讲,就是以下三点:一、我们必须认知天命。认识到天命确实存在。人总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托,在一定的凭借中发展。而且生而为人,必须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从推卸,因为树树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二、我们必须敬畏天命。天命本身包含了我们主观上的努力尤其是包含了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我们必须履行天命。知天命即是知“使命”。在认识到并敬畏着既定的人生依托的前提下,也能认识到人作为万物之长,也是天命力量一部分。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产生历史使命感,从而顺应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乘势而为,百折不挠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致天命不仅使我们有敬畏心,还赋予我们进取心。
认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礼;履行天命,是义。
六、六十而耳顺
何为耳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别人的话当成“耳旁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耳顺至少有三个特点:第一、听到逆耳之言不再大惊小怪――尊重别人的意见;第二、听到顺耳之言不会沾沾自喜――明白自己的斤两;第三、听完以后仍然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立场。
概括而言就是八个字:理解别人,坚持自己。知道别人为什么说;知道自己为什么做;知道别人说“我”实际上是表达他自己――与我无关;知道自己做事实际上是实现我自己――与人无关。
耳顺确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第一,不计较别人,不纠缠别人,大度,宽容;第二,不受别人干扰,不被别人误导,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做给别人看。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成大事,完善自己的人生。
七、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自由,“不逾矩”就是不违背道德。也就是说,经过岁月的磨砺,自我的砥砺,此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自由和道德真正融为一体境界了。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遇到道德融为一体的境界;是灵活运用道过程,也正是只有与道德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