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北方人,对大雪封门是深有体会的,尤其是作者所描写的北京的冷意时所用的那些比喻生动又形象,学到了好多细节的处理。
冷中透出的那一丝暖意也足可以让人震撼,比如开头宝来为了一个女孩儿被人打傻了,因此回了老家,冬天就来了。但他留下的小凳子在屋顶被风拖动,像一个胖子穿着四十一码的硬跟皮鞋从屋顶上走过。
读了两篇徐则臣老师的作品,加上前些日子读过老舍先生的《断魂枪》,发现开头的第一句话是短篇的命门,它决定了读者是否还愿意读下去。
细节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是代入感的关键,对于本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了北方的冷,然后用风声引出鸽哨,用鸽哨带出慧聪这个人物,让我与慧聪两个陌生人之间有了交集。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的。也用冷衬托出那些漂泊在异乡的人们最真实的感受,冷的不仅仅是外在,还有内心。
哪个年轻人不曾做梦,不渴望成功。但现实与机遇只属于一少部分人,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在等一场大雪封门。如果大雪封门,你还愿不愿意出去看看,那被雪覆盖的世界什么样儿,还是愿意留在舒适的热被窝里做着一些遥不可及的梦?
我想这是很多人对人生的一种迷茫和思考,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挣扎摇摆,明知道“花街”是温暖的,家中是舒适的,却偏偏要跑到远方去吃苦受罪,没有人能告诉你值不值得,大概有些路只有走过,才值得回味。
文中用鸽子的意象,飞出去再远,只要一声哨音,便会回到原点。鸽子每天都在减少,死去。犹如那些北漂人无处安放的梦想也会随着现实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泯灭或绝望。
而于那些寒意之中生出的那一点点光亮和希望,才是让人震撼的,那些善意和温暖哪怕微弱,仍可以成为一种救赎。于漂泊的人而言,哪怕是一次搭讪,也能汲取力量。因为冷,所以那一丝暖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宝为对陌生女孩儿的出手。比如慧聪为了鸽子不再减少每天追着鸽子跑,为它们搭窝。又比如我因为愧疚对鸽哨不再反感……
慧聪是南方人,因为高考作文想象了一篇《如果大雪封门》跑题了,而落榜的,所以他来到北京,想看看真正的大雪封门什么样,这个情节的设定是很精妙的伏笔,是理想与现实的一次碰撞。
对于曾漂泊在外是有很深感触的,因为工作关系曾在北京通州区生活过两年,那两年里就遭遇过一个奇葩房东老太太的各种刁难。
她不允许租客在房中做饭,做饭要到外面搭建的一个石棉瓦棚子里,不允许扫地时起灰尘,不允许溅到墙上水点,甚至会在你不经意抬头时,一张苍老的脸就出现在你的窗玻璃上窥视。那种看待外乡人挑剔和犀利的眼神,让人感觉就像是一把刀子随时都会把你身上的所有自尊刮去,让人不寒而栗。
后来忍无可忍提前退租,房东不肯退余下的房租,还说了很多刻薄又难听的话,因为当时年纪小,从未与人红过脸的我,不知哪里暴发出的胆气,与之大吵了一架,一个人流落在陌生的街头那种悲怆,至今想来还满是心酸。
大概是思想的局限,亦或是人性使然,好像总有那么一部分本地人对外乡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带着一种防备和审视的目光。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那种对温暖的渴望,如果遇见请给予一些善意,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就好。因为他们都是勇敢追梦的人,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果大雪封门,世界并不会被完全覆盖,那些裸露的丑恶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大雪暂时覆盖起来的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