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感觉没了小时候的年味儿。初一吃饺子,初二就开始吃家常便饭,现在人们经济条件好了,觉得吃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过年跟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记得小时候,我奶奶还在世,我和我的堂兄堂姐,每年大年三十都会由我们的父母做一大桌子菜,有凉菜,有热菜,我们家和大伯家房子挨着,谁家年夜饭先做好,就到谁家吃,年年有余,还有酒喝,排骨汤、羊肉汤、鱼汤,边吃边聊天,热闹极了,到最后吃米饭的时候,大家都吃不动了,只吃一点儿,意思一下。吃完年夜饭,大人们有打麻将的,打扑克牌的,聚在一起等着初一早晨早早“出行放炮,敬神”,我们小孩子则是拿着手工艺人做的纸灯笼,去串门,东家游西家,玩的不亦乐乎,炮也想个不停,到处灯火通明,年味儿浓浓。
和现在相比,突然觉得现在过年已经不再那么热闹。没有了纸灯笼,没有了那么多人相聚一堂,没有东家串西家,大部分人没过正月十五就离开家上班去了,那时的我们已经成家立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考虑更多的是孩子们。回老家,觉得家里冷,想要享受暖气房,吃柴火饭觉得不卫生,嫌麻烦,平时工作压力大,想趁着过年休息几天,不想太吵闹,喜欢安静,放炮在城里也不被允许,这就少了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