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朵兰
我的单位离家较远,往返路上通常是在听歌。喜欢的曲子循环重复着,但也会听到厌烦,在关掉音响的那一刻,耳鼓瞬间恢复寂静后,当时的情绪大概只能用寂寞来诠释了。
每个人,不管外表多么光鲜亮丽,但总会有寂寞的时候。
寂寞的时候总想给朋友打个电话,号码早已烂熟于心,电话那头一接通,只需轻轻地一声:“喂?”那一刻我会很心安,若无其事地问道:“在干嘛?”对方絮絮叨叨地说着,可能我早已走神,因为我并不在意他在干嘛,只是想听听他的声音,缓解寂寞。也有比较糟糕的时候,对方会说:“我在忙,稍后打给你。”匆匆挂断,那一刻我会更寂寞。
虽然生活中朋友很多,有些朋友会在逛街时想到他,有些朋友会在喝酒时想到他,但最后发现,真正能在寂寞时候想到的朋友并不多。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一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朋友,或许可以叫做知己,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
车来车往的街头,一个酷似某人的背影,想追上去打个招呼,忽然想到我和他早已阴阳相隔,瞬间我就会寂寞。
婚礼现场,听着千篇一律的海誓山盟,又联想到生活中夫妻间的貌合神离,我也会莫名的寂寞,为自己寂寞,也为别人寂寞。
成长路上,无人理解,甚至会有亲友的反对,倔强外表下,是内心挥之不去的寂寞。
我们都有寂寞的时候,但是,对寂寞的解读并不一样。
有人说:寂寞是一张黑白照片,定格了但是没有色彩——很哲理。
有人说:一只猫不会寂寞,想老鼠的时候才会寂寞——很滑稽。
有人说:寂寞是内心与大脑在抗衡下所结出的苦涩!——很科学。
有人说:寂寞是无助,是彷徨,是失落,是步子不知道该往哪放,是一个人对着电话,而不知道该打给谁;是静静的深夜独立窗前,而皎洁的月亮却不知道你是谁;是少年不喜欢上课;是手里的烟燃烧着孤单……。
而我知道,寂寞其实挺简单,就是生活中的一道菜。不同的是,这道菜,只有自己一个人喜欢。是一个人恬静时品味的时间,可以让我们沉静。
慢慢我发现,寂寞来时,没有预约,也势不可挡,与其纠结怎样排解寂寞,不如静静享受着寂寞。
展开纸笔,书写心中的寂寞,将它转化为一朵朵盛开的文字,细细品读,发现这时生出的文字别有韵味。亦或是泡一杯花茶,看着茶叶上下翻飞,若有若无的茶香飘渺,茶叶渐渐安静下来,心也静了。正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过程,从懂得寂寞,到害怕寂寞,再到习惯寂寞,最后享受寂寞,这仿佛是一场涅槃,更是离群索居,是遇见自己的唯一通道。
真正的寂寞不必说,也没人能懂。自己的寂寞,留给自己沉浸其中,慢慢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