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和大多数人一样,整日忙于生计,除了每日或隔些天浏览老父订阅的几份报纸(如《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海峡都市报》、《每周文摘》等)外,实际用于阅读的时间已是少之又少。对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类的,如中篇、长篇什么的,是避而远之,因太花费时间了。阅读兴趣转向篇幅较短的随笔、散文、杂文游记等,尤其喜欢看些作家的散文专辑(文集)。看这类专辑(文集),可在睡前或空余之时看这么一二篇,每篇文章或长或短,相互之间又互不关联。一本文集,零敲牛皮糖,不知不觉间就看完了。
这两天,看的就是从书橱中找出的、多年前从新华书店折价书堆中淘得的《笔耕余录》,作者为河北籍老作家梁斌。
提起梁斌,在我们这一代,只要稍有些文学常识的人,一定都不会忘记他在五六十年代期间所写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和后部《播火记》。这二部小说“文革”期间曾被当成“毒草”进行批判。而在我所阅读该书的时候,已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了。
作家梁斌(1914~1996),学名梁维周,1914年生,河北省蠡县人。早年上过村学,11岁考入县立高小,受国文老师张化鲁、宋卜舟等的影响,开始阅读进步刊物,接受新思想。1927年春13岁时经同学介绍,参加了共青团。1930年16岁时报考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33年流浪到了北京,住在会馆里,过起文学青年的生活,白天到图书馆读书,夜晚写文章。开始在《大公报》的《小公园副刊》上以“雨花”之名发表小说,后作品多署名梁斌。1934年7月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剧院表演系学习戏剧。1937年经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到蠡县县委领导下的新世纪剧社,出任社长。该剧社后直属冀中区党委领导。期间创作过独幕话剧《爸爸做错了》、两幕话剧《血洒卢沟桥》,当过短时间的蠡县游击十一大队政委。1940年在冀中文代会上当选为文艺部部长和晋察冀边区文联委员,剧社在“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简称“文建会”)领导下工作。出任文艺干部学校副校长,创作了三幕歌剧《抗日人家》和五幕话剧《五谷丰登》,发表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扩展为中篇小说《父亲》)。日本投降时任中共蠡县县委宣传部长、蠡县县委副书记。参加了1947年的土改工作。1948年申请南下到新区工作,1949年春任湖北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兼襄阳日报社社长,参加了新解放区的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工作,并兼任襄阳共青团委书记。1952年初经李先念同志提名,调《新武汉日报》(《长江日报》前身)任报社社长。1955年夏,调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57年底完成长篇小说《红旗谱》交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63年完成《红旗谱》的第二部《播火记》(原名《北方的风暴》)交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文革”中受到冲击,但仍保持革命乐观精神,开始构思《翻身记事》,并于“四人帮”下台后的197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79年10月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作协理事和全国文联委员。1983年5月重新修改后的《红旗谱》第三部《烽烟图》(原名《战寇图》)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梁斌创作的《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记事》四部具有革命性和连续性的长篇巨著,记述了近半个世纪华北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不屈不挠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粉碎“四人帮”后,梁斌担任过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主席。1980年5月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后调入天津,任市文联名誉主席,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因积劳成疾,晚年多病,在天津疗养,期间仍坚持吟诗作画,其不少书画作品已刊行问世。1996年6月20日病逝于天津,享年82岁。他是一名多产作家,毕生写出300多万字的著作。
1983年7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作家的散文结集《笔耕余录》,这部文集,有作家对早年参加革命时的片段回忆;有其在30年代期间发表的早期作品;有随中国作家访日代表团出访日本时的游记随笔,还有作家的创作经验谈。特别是文集中的“我怎样创作了《红旗谱》”、“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播火记》再版后记”、“《烽烟图》后记”等文章以及书中所附的、由唐文斌所著的《梁斌年谱》,对我们阅读上述三部作品,全面和深刻地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作家的创作意图等具有很大的帮助。
梁斌的《红旗谱》系列作品,如同国内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绘声绘色地描写北京城市生活和赵树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中国山西农村人物一样,极具燕赵地方色彩。通过作品,作者故乡的地方民俗、地方风光、人物性格、语言特点等跃然纸上。而达能到这样的创作目的和效果,首先,应归结于他对农民兄弟的热爱和对河北农村的了解和熟悉。热爱,是缘于作者始终认为,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勤劳、勇敢、俭朴、善良的崇高品质;了解和熟悉,则缘于作者自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因为他深深懂得,文学创作是不同的人走着各自最不同的创作道路,但总起来就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要写你最熟悉的:用你最熟悉的形式,写你最熟悉的生活。其次,要归结于作者在创作上所做的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常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常常兼具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要让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作者就必须具备政治方面的一定素养,就要解决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作者要感受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生活,就如作者感言,不管写什么,只要你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有了什么缺陷,你就写不出来,或者感到没有把握,有些东西即使写出来了,也不深刻。
而作品要具有艺术性,作者就要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方面,虽然不是说要写什么就要去干什么工作,但干过什么工作,对写作却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就《红旗谱》而言,作家梁斌从1935年起,就产生了创作的愿望,但写了几章就写不下去了。原因一是生活经验不足,二是没有打过游击战,三是还不能掌握写长篇的技巧。因此,只能先由短篇(如《夜之交流》)而中篇(如《父亲》)后至长篇。这期间,作者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编剧、演出、写作、打游击战、当游击大队政委,县委副书记,继而又参加华北土改,48年坚决要求南下参加新区工作,参加了一系列的农民运动---新区的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土地改革等等。如此,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丰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而这些,都为作者在50年代创作长篇《红旗谱》系列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活方面,作家牢记高尔基、托尔斯泰《给青年作家的信》中所强调的要好好积累生活的教诲,准备了三个记事本:一个记录素材—人物、形象、性格;一个记录故事、情节、景物;一个记录语言。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看到、听到的人物、故事、性格很好地记录下来,成为你将来文学创作的宝库。因为搞文学创作,必须要有生活积累,有雄厚的生活基础。尤其是写中长篇,容量比较大,更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多了,用时就方便多了,正所谓“窄打宽用”。
以下是作家梁斌关于文学创作的一些经验之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平时积累语言,要善于记录那些典型性比较强、概括性比较大,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古典戏曲中也有很多好的语言,其中最好的要算《西厢记》中所用的语言,因为它用的群众语言最多,显得特别美。它能成为一部名著,语言是帮了它很大的忙的。
&从群众语言中提炼出好的语汇、句法,可以改变文章的风貌。
&用旧的语言不易写出新的人物。
&不管写什么文章,如果作者有自己的一套语言,即使不看题目下面的作者的名字,读者也知道是谁写的。
&一个人用的一套文学语言与他的文章风格有关。越是有民族风格的语言,越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学作品,因为它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用过于狭窄的地方话写文章,会影响读者面。对于书本上好的语言,可以翻用。
&有志于写作的人,应努力创造自己的一套文学语言,这样,才能建立自己文章的风格。语言要朴实、简洁、明快、通俗明白为好。
&要学会适应环境,时间少就写短篇。写自己真正熟悉和深思熟虑过的东西。
&要能在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思想上的突破,要正确认识新的现实,从历史的高度来认识,不要只看眼前。二是写作技巧上的突破,从自己原有水平上突破,总结自己过去写的东西,看看是否有自己的风格,有没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作家都要写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流派是各人自己选择的。对自己写的东西一定要从严要求。检查一下,看看语言是否干净不干净?利落不利落?抒情不抒情?要有自己的语言特色。结构上也是如此,一定要有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要和别人的有所不同。
&关于民族化问题,我认为越是在地方化、群众化方面有突出特色的作品,越能为全世界理解和承认,缺少民族特点的作品,往往经不起考验。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来的,也都是用中华民族的语言写中华民族的。
&文学创作,因为作者的生活历史不同,文化政治水平不同,文学修养不同,各人走着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在创作规律上是基本相同的。
&写作初稿,要一气呵成,如江河流水,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此时,心如平原走马,笔足墨饱,气运横生,必至淋漓尽致而后快。但是,下笔之前,要有足够的酝酿。腹稿时期,要尽可能把有关人物性格的事情多想想,这涉及到人物的环境、思想、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涉及到他们的嗜好、习惯、动作和语言。这时,开始想象这篇文章的规模---主题和故事。想到的动人的情节、壮丽的场景、幽美的画面,光芒闪烁,灼耀着你的眼睛。这些,都是施展主题思想的手段,它们时刻在激发作者的创作欲。这是非常宝贵的,要加以保护,使她成长壮大。她会推动你把想到的东西更进一步发展完善,细致入微,直到鼓励你拿起笔来。
&写作提纲,重要的场景和画面,都要精心设计,越是人物多,故事复杂,越要下苦心。要因人物的性格设计出他们的住宅、院落和日常生活,设计出他们的形象、穿着、语言、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要写事件,就要考虑到发生的年代和时间;要写景物,就要考虑到与人物性格的联系,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时间。
&提纲一般从两个方面开始考虑:一方面是以人物为中心,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人物的历史、命运、阶级、文化政治水平,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以故事情节为中心,这部书有几件大事,几件小事。大事件要占用多少章节,怎样开始,怎样结束。小事件在一章中写几件,是侧面写还是正面写。也要考虑周到。在一部书里,每一个章节、事件怎样开始,怎样结束,人物怎样出场,怎样结束,关系到艺术性的问题。
&进行写作的时候,一般的根据故事和情节的发展写人物。
&生活底子厚,文章能升华处可以升华;生活不足,应该回避的地方也必须回避。作者不是万事通,没有生活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不承认生活的局限性这个问题。
&在写作初稿的时候,有时是人物的成长领导故事前进,这是你熟悉人物的结果,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了你的激情。有时是故事的发展领导人物前进,这是你熟悉事件的结果,事件感动了你。
&初稿可以不雕琢语言,沿着生活的河流泄下去。写得最顺利的地方,也是文章最好的地方,生活体会最深刻的地方。只要完成初稿,就是个依托,不过多修改几次罢了,就怕生活基础不厚。
&当你开始写作,你的全部身心就要进入创作境界,与人物共忧乐、共命运。写哪个人物,得赋予哪个人物以思想和感情。你感动的地方,读者也会感动;你不感动,也不会感动读者。
&一部书就是一个社会,如果是写两个时代,就是两个社会。如果写历史小说,你的整个思想就得进入当时那个社会,把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阅历一番。
&写一部作品,好比盖一幢房子;初稿是安梁立柱,二稿是砌墙,三稿是抹粗泥,四稿是挂细泥,五稿粉刷,六稿油漆......直到经过成品检验----看完清样为止。初稿先把大架子支起来,题材和故事穿插大致就绪,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好,把比较主要的场景及生活场面写出来,还可以写出比较现成的生动的细节。
&根据我的个人习惯,一部书在初稿中完成的工作,至多有三分之二,还有一部分工作在修改中完成。完成初稿之后,要搁一搁,让心情沉静一下。搁的时间,也许是三个月、四个月,或是半年。空隙中可写些短文,读几本书,或是读读有关的政策文件,以便开阔心胸,另见一层天地。最好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情,谈谈人物的塑造,别人谈到的问题,也许使你想到应该修改的地方。如果能有人看看原稿,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是最好不过的。不管提得对不对,总能引起一些想法,得到一些启发。
&一部书稿,在修改以前,要有个计划,要想到应该解决的问题:哪些章节需要前后调动,哪些情节要加以补充,要删去哪些东西,或者把某些章节补充加强。第一次修改,还不是太细致的,在修改过程中,要逐步塑造出细致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第二次修改时,有些章节继续加以调动;没有写上去的章节,继续加以补充;好的苗头,要加以扩充,加以成长壮大,根据需要补充上一下细节和场景。陆续想起的典型语言,好的语汇,补充上去。不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把它性格化。不需要的东西,继续删削。第三次修改时就要细致一些,注意每个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该补充的继续补充,该删削的东西继续删削。要注意每个章节的情调怎样,景物写得怎样,与人物性格的突出有什么好处。以后每次修改,都要注意人物的发展、性格的突出、场景的清晰、画面的幽美、章节的完整、语言的修饰等等,有所改善,才是修改的目的。修改是为了提高,好的、闪光的地方,要展开来写。缺乏生活的地方,写也写不好,要逐渐压缩。删去繁文缛节,才会使好的章节更加突出。和主题、人物、故事游离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删去。好的东西逐渐写进去,加以发展、补充、站立起来。无用的东西,加以压缩,或是删去,文章就提炼、升华了。这样,一遍、二遍、三遍地修改下去,文章渐次起着蜕变,新陈代谢。没修改一次,使它褪去一层腐皮,生长一层新肌,文章会更显得新鲜。在修改过程中,故事情节有时也需要调动,看哪个情节搁在哪个人物身上,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文章修改的过程,也是作者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故事和人物的过程。要熟悉到什么人物,什么情节,哪一句好的语言,在哪一页上都能记得。文章越熟悉,越容易提炼升华。修改一部作品,越是能够全部掌握,越能丰富人物性格,越易于概括和提炼。艺术没有止境,修改必须不厌其烦。一部长篇,想经过一两次修改就完成,是不可思议的。反复修改加工,是文学作品逐步提高的过程。根据我个人的体会,一部长篇很难没有缺点,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作者不能都那么熟悉。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局限性。不经过几个年头的多次修改,是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的。在修改过程中,也可能有些章节还不可能完成,只有等待最后“攻岗楼”,岗楼攻不下来,那就证明是缺乏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删。删也是提高,不能写好的部分,把它删去,去芜存精,有时生活基础浓厚,但表现不好,这是技巧问题,或是艺术修养问题。读读书提高自己,然后再进行修改。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生活基础贫瘠,会使最有才能的作者棘手。生活熟悉,容易使文章写得出色。有经验的读者,只要掀开书页,就会掂出作者生活基础的分量。把一定的生活压缩了,写出来的东西,会是厚实的。把一定的生活拉长了,写出来的东西,会是单薄的。
&文学作品,即便写作一个短篇也好,也需要调动一生的生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将是醇厚的。写长篇作品之前,需做一次清仓工作,看看积蓄了多少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如果不够使用,就需要临时“购料”,或是将题材加以压缩。
&一部文学作品的政治水平和艺术质量,不能由“生活”去负责,也不能由“工作”、广大群众和党的政策去负责。因为社会生活,要通过作者的头脑,通过作者的世界观的水平和文学素养,经过作者的艺术处理,才能反映在文学作品里。
&作者政治水平不同,生活经历、工作经验不同,会对相同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看法。认识生活,需要一个过程,思想锻炼,也需要一个过程。思想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才会正确。如果只是观察,不真正深入到生活斗争中去,就很难得到思想感情的锻炼和体会。打好生活基础,是一生的大事。只是努力读书,不深入生活,尽管可以提高一些艺术水平和创作技巧,但是缺乏生活基础,不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去写文章,只从书本出发去写文章,会导致文学作品的概念化和一般化。
&从写真人真事到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一段不短的摸索过程。作者熟悉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取得一定的政治水平,经过创作实践取得技巧之后,手里拿着的笔,才会有“典型化”的能力。
&有了生活基础,熟悉了工作规律,走马观花也可以写出文章,因为看到的东西,可以联系到你熟悉的工作规律和生活基础。没有生活基础,不懂得工作规律,只是走马观花,写出文章来,那会是单薄的。中国有句谚语:“带着眼睛的人,会认识金子。不带着眼睛的人,满地黄金走也看不出金子来。”
&作者在实际工作里,在社会生活里,获得丰富的原料之后,经过沉淀、凝炼,反复认识,经过肯定之后,才能写进文学作品。否则,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只看到一些幻象,没有看到现实,写出东西来,可能是歪曲生活的。文学的作用,在于肯定新的现实。所以,昙花一现的东西,未经肯定的东西,不能写进文学。
&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同样,什么人写出什么文章。作者会把自己的品格气质和世界观带进文学领域。聪明的读者会从文学作品里看到作者本人。
2010年04月07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2022年11月23日发布于「简书」;
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