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父母渴望引领孩子成长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是多少莘莘学子的夙愿。
买票、坐几站地2号线换成4号线、收车票一气呵成。
遥遥的望见“清华大学”的校门,便激动地对牛子说,这就是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进入后要用心感受这里的文化,一草一木都是被物化的文化。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清华四大名馆”的图书馆:李文正馆、逸夫馆、老馆,在老馆区我们看到一队情侣在拍婚纱照,两人脸上的幸福伴着浸润着百年文化的老馆流淌,我想,他们的婚姻一定特别幸福,因为他们与书为伴,情定清华,婚后生活一定特别充实丰富。
走进老馆,迎面便是80年校庆立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1914年11月他到清华演讲,以《周易》的两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重自胜摈私欲尚果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责己严,责人轻,以博大之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梁启超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清华校训。
在这个校训前拍照,有一个老者说,“要站在牛头照,不要在后面牵着牛尾巴。”我仔细一看,才看出这个大石头的样子是头拓荒牛。老者还积极为我们一家三口拍照,听着老者爽朗的声音,我买了他一把尺子清华大学的留念。
接着我们来到了大礼堂,红砖白柱紫色门,特别气派;礼堂前面有一大片草坪,绿油油的小草闪闪发亮,在草坪的另一侧就是与大礼堂相对的日晷。
在日晷的另一侧是清华大学的学子们自主成立的紫荆藤志愿者解说队,免费为一批又一批的参观学习者解说学校文化。我跟的这个帅哥,虽然手拿扩音喇叭,嗓子已嘶哑,但他还是那么负责敬业,著名景点一个不拉,从二道门回来后,他又接了一个解说,继续带着阳光的笑引领走向清华学堂。
沿着大礼堂的小路往右依次是闻一多的塑像、闻亭;朱自清的塑像、自清亭。
此亭为纪念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先生而命名。
此为自清亭前面的荷塘,相片右前绿树掩映的地方就有一尊朱自清的塑像,但这一片荷塘并不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相传当时雕刻师傅看到这片荷塘后,就以为朱自清当时就在这个荷塘边漫步,于是就在这个荷塘边雕刻起来,等朱自清的塑像雕刻的差不多了,雕刻师傅才知道弄错了地方,但又不好挪动,于是上报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校长说那就将错就错吧,于是朱自清的塑像就在这个荷塘了。塑像的右面是假山,清流缓缓注入荷塘,四周葱翠,塑像的对面是水木清华(正在修缮)。
这一方荷塘便是那《荷塘月色》的原景。望着荷塘内的荷叶荷花,想到朱自清的散文中描述: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闭眼却仿佛看到师范的马老师诵读这一段时沉醉的表情。
跟随志愿者我们又参观了科学馆、海宁王静安纪念碑(王国维)、咸丰皇帝题词的清华园工字楼(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封给其弟,易名为清华园二)、二道门清华园(原来的校门)。
大学内一步一景,苍翠挺拔、形态各异、粗细不一的树木郁郁葱葱,环绕着清华大学的校园,无不象征着清华学子扎根清华,建设中华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