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
后来我们长大了,懂得了很多,反而怕这怕那,止步不前了。
就像我们学说汉语很容易,因为每每学会一个字一个词,要跟着学无数次,但学英语,却害怕丢脸,往往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练,但结果却是学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我们慢慢把自己框在了自己的固有思维中。
而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何地,停滞不前,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你还记得当初的梦想吗?
你还记得十年寒窗苦,为的是走出大山、走出现有的环境,追求更大的理想。但多少人上了大学反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浑浑噩噩度过了大学时光后,到了社会上,又蓦然发现学校学的东西在现实中用之甚少,甚至有很多地方又出了“读书无用论”的说法。
因此很多人在工作的职场上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为了一点“稳定”的工资收入,每天碌碌无为,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而当智能时代来临时,三十多岁的收费大姐发出了“我只会收费,下岗后我能做什么?”的哭诉。
世界是平的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很多知识,已经悄然无息地扑面而来,他不管你能否看得懂,能否学得会,它就在那里,逐渐发展壮大。
互联网时代,世界逐渐扁平化,世界逐渐一体化。曾经的知识也在不断地贬值。
越是不断地拓宽知识的边界面,越是觉得自己知识储备量的贫瘠与荒凉。
也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积累过程中,人与人的差距被迅速地拉开,当你依然“固有思维”的时候,脑海里停留的信息和映像早已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这些人宁愿选择待在月薪 3k 的收发室当保安,也瞧不上月薪过万的新兴行业;他们宁愿选择每月靠家里人给零花钱度日,也不愿选择自食其力谋一份工作;他们宁愿选择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商贩砍价,也想不到多花一块钱去学习新知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问的是: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知乎中一位点赞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回答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
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
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一个是固有思维方式,一个是创造性思维方式。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