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即使十几年过去了,那天的愤怒,耻辱,不得不低头,那些复杂的情绪在我的心底堆积了很多年。
小学升初中暑假时,爸爸醉驾开摩托车出了的车祸。为了筹集那笔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妈妈跟亲友借遍了钱。初一开学后,家里再没有钱给我交学杂费。
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即使是经济拮据的同学,父母在这段时间内也凑上了学杂费,都陆续领到了书本。升完国旗后,校长点没交学杂费的名字时,就剩我一个人的名字了。
上课时全班只剩我一个人的课桌是空的,那空空如也的桌面仿佛向全班同学宣告着什么,刺痛着我青春敏感、脆弱而又自卑的心灵。
02
那天,语文老师讲《提醒幸福》这篇课文。他看到我桌面还是是空的,于是鄙夷不屑的挖苦道:“有些同学,我三番五次地好心提醒上课要要拿出课本,可她就是不拿出课本来,像这种不懂得珍惜别人好意的人呐,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全班同学齐刷刷地看着我,几个无事寻热闹的男生发出阵阵嘲笑声。我感到无地自容又无比屈辱,强忍着在眼眶打转的泪。
我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倔强地顶撞了他一句“我就不拿出书来!关你屁事!”
这句话把语文老师彻底激怒了,气急败坏地吼到:“你去门外给我跪下!去门外给我给我跪下!”
他抖动着两腮的赘肉,脸部的肌肉都向中间迅速集合。
那天的教室似乎很狭小,全班鸦雀无声,五十多双眼睛好像雷达似的360°无死角地扫视着我。老师恼羞成怒的怒吼声比刮锅挫锯还要难听。个子小小的我一边抗拒着、一边诚惶诚恐地走向教室门口。那离教室外不到10米的距离似乎走了一个世纪,我多想逃离同学们的视线。
我走到教室窗户外墙角跪下,教室里飘出老师和同学们时不时发出互动的笑声。语文老师的声音,怎么就那么刺耳呢?我心底发出一个声音:我凭什么要听你的!你让我跪我就跪?
于是,我站起来拍拍膝盖上的灰尘就回家了。这一天我旷课呆在家,心里空荡荡的。旷课的感觉并不好,邻里碰到你,总会惊讶“今天不是要上学吗?你怎么在家里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同学即使成绩再差、有再怎么不想读书、再沉沦,他都不想退学。因为退学真的很需要勇气。
02
第二天,同学告诉我,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以《XXX给我的温暖》为题的作文。但我已经决定了,要和语文老师对抗到底……
上午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点名全班就剩我没交作文。我倔强没好气地说,“我不会写。”
语文老师的脾气如同鞭炮那样,导火线很快被我成功地点燃。他气急败坏地说“中午你留在教室!没写完作文不准回家吃饭!”我嘴角扬起了一丝的骄傲,只要能激怒他、让他下不了台我就开心。
但同时做违悖自己本性的心痛感感觉在我的心底若隐若现。在和老师作对的青春里,我不是胜利归来的勇士,我只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正值叛逆青春期时的我,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叛逆,厌学情绪在心底慢慢地生根发芽。上课时我多半是讲话、有时借机故意制造课堂混乱。
但上课更多的时候都是看课外书,琼瑶、武侠、《世界之谜》《北纬30度》《鲁滨逊漂流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传记》《故事会》《半月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读者》《意林》《花季雨季》《少男少女》《萌芽》《故事荟》《叶卡捷琳娜》《武则天》……
03
读书这么多,当年老师在黑板写下的那些重点早已被我遗忘,甚至从来就没有记起过。那些课外书的内容我能记住的也不多,然而课外书里带给我的积极能量却一直是我读书生涯中份量最重的东西。爱阅读的孩子不会变坏。
初中那几年的岁月里,无论老师、长辈们说什么话,我内心都莫名地泛起对抗情绪。然而,唯有这句话,至今还在启迪着我——学习的苦,前面不吃,后面就得补。
我算是当年那批同学当中比较幸运的,因为我只是用初三和高中几年的努力去补。而很多同学,却要用半生甚至一生的卑微去补。
那时和几位玩得很好、成绩很不错的同学到了初三,她们对考高中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同时,她们也给了在人生第一道分岔路口上彷徨的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04
初三那年,看着我也不像是能考上高中种子。妈妈跟我说,我已经跟你表姐打好招呼了,你初中毕业后就去针织厂里跟她学缝盘做毛衣。
我知道,那是妈妈的真心话。从90年代末到零几年,我们那几个镇外出打工的人多半去了针织厂拉机或者缝盘,手工快的一个月能赚几千。在妈妈那辈农村妇人所能见识到的人中,一个月能赚2千以上就是“很厉害的人”。
我也很想做个“很厉害的人”,可我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我也不知道到底怎样才算是“很厉害的人”。但我又隐隐约约的觉得,“很厉害的人”不应该只是一台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的机器。
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教材也没告诉我什么才是“很厉害的人”,更没告诉我如何做一个“很厉害的人”。
那年举国抗击非典,很庆幸我们中考不用考体育。我以比平时成绩多出近百分的文化科成绩刚好踩中高中重点班的分数线。很多人说我命好、有考运。其实,借用傅园慧的话,天知道一个智商勉强没拖国家后腿的人,要把英语从不及格到及格、再到80分,要整明白那神奇的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小孔成像、焦耳定律,中间需要经历什么!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坚持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又接受了8年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不管是家庭物质上还是个人精神上来说,真的很不容易。
05
那些年里,老师和家长的话入不了我的耳,我都是在阅读中学着自己长大的。
由于上帝和我自己的不抛弃不放弃,每次重要的考试成绩都还不错,这也是我能顺顺利利地读到大学的重要原因。十几年的学习旅程,有苦也有甜,在我看来,苦远远多于甜。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那么不爱学习却又偏在学校待了这么多年。但我知道的是,如果没有那些课外阅读的力量守护着我,我不可能在这些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中坚持那么多年;如果我不经历这十几年的学习旅程,我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