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课堂不流畅,也不好看,但却真实——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真是的生命成长非常动人。不流畅原来也可以是一种美——一种朴素的美。原来,完美的课堂有时并不美,磕磕绊绊的课堂是因为真实却显得美丽而极具魅力。
常常听课——不同层次的公开课,常常为臻于完美的流畅课堂教学所折服。听这样的课,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只是,孩子们都能够对答如流,他们都会了,我们还教什么?
原来,完美并不美。完美的课堂有时并不完美,磕磕绊绊的课堂因为真实却显得美丽极具魅力。
当我们在观摩课公开课后静心反思,心头往往会掠过几丝遗憾:公开课,你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积极进取的教师都渴望自己有长足的进步,在公开课上会全神贯注地聆听,竭尽全力全力地记录,可课后总会感概:这样的课太过完美,太过奢华,平凡的我们怎么在课堂上实施?公开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许多优秀教师,全国名师的公开课的确很精彩,让人拍手叫绝,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悉数登场,而且个个都是绝对的”优质产品“,别说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连台下的老师也会瞪圆了眼睛:色彩鲜明的图片、优美绝伦的音乐、可与电视台相媲美的课件恰到好处地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追求公开课的观赏效果,往往课前都有十多分钟的”热身运动“,直到师生的交谈让台下笑得前仰后合为止。这样的公开课也会上到五六十分钟甚至更长,可下课的哨声总是在上完课的那一刻才响起。
是啊,有哪位教师不渴求自己课堂的完美?谁愿意将太多的遗憾留在自己的课堂上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渴望美妙的音乐为自己的课堂增几分活力,也期望精美的图片为自己的课堂添几分色彩,也期盼……其实,并非我们做不到能写会画、能歌善舞,可就算我们拥有这样的素质,我们又有多少时间用来准备一节课呢?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只够准备上出一节朴实无华但却扎扎实实的家常课。在“朴实”与“奢华”中,我们只能选择前者——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务实的精神。
身边的同事——一些极为优秀的教师,也常上公开课,而且是那种极为精彩甚至近乎完美的公开课。但在如潮的好评声背后,我们分明清晰地看到一道道深深的、短时间内难以抚平的伤痕:“学校里同一学科的老师们不得不先让班上的孩子上自习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计算机老师不得不跳灯夜战制作课件;美术老师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挥毫泼墨,绘制图片……为了迎接一节公开课的诞生,多少老师在辛勤劳作,多少学生在孤独地自习呀!公开课后,执教老师更是辛苦,加班加点地还欠孩子们的”债“。老师的嗓子几乎要沙哑了,孩子们也几乎被积聚起来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师生共同步履艰难地前行着……
如果这过于完美、近乎奢华的公开课能够多一些”家常味“,该多好啊!丰盛的大餐固然美味,可如果天天享用,恐怕谁都难以消化!也许只有家常菜才能做到天天吃、天天想,始终吃的舒服、易于消化!如果我们的公开课的“家常味”更浓一些,听课的老师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用,仔仔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吸收。如此一来,听完公开课后,老师们脸上呈现出来的一定不再是羡慕与疑惑,而洋溢着的必定是幸福与自信!而准备这样的公开课,执教教师也会更从容不迫,其同事也都可以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学生也不必孤独地自习了!
公开课,越朴实就越具有亲和力;公开课,多一些“家常味”将会有更多的教师乐于观摩、敢于尝试、只有这样,公开课才会更完美地彰显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