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后被误解,你也中招了吗?
近千年前苏轼所作的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近乎人人能诵。
诗意似乎很简单,要不也不会放在小学课本里了。当年学习时,老师的解释也没觉得不对,大意如下: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你也是这么理解的吗?恭喜你当年和我一样,也是个乖乖娃。
现在成人了,再来读一读,思维一下,有没有发现一些bug?
如果你还能联想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等等人生感悟,那也得恭喜你真的长大了,已经达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
因为很多诗评也有类似的诠释,都把这首诗注解为一首蕴含哲理的写景诗。
就连康震老师也不例外,在其《康震古诗词81课》中是这么解释的:
“这四句诗虽然简单,内涵却极为深刻。它启发我们,只有跳出自我,超越自我,站在更广阔高远的高度,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真相,洞察事物的全貌。”
如果您也深表认同的话,那说明权威的力量还真不小,那我就更有兴趣来较较真儿了。
这首诗真的这么简单吗?这种类似“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的质朴诗,似乎在苏轼的诗文中不多见吧!毕竟当时,他可是位皇帝惜才、天下公认的大文豪啊!
在那个时代,以他的段位,这首诗只能算作小品诗或打油诗了,难道苏轼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整体与局部”的简单生活道理吗?
如果这样理解诗意的话,就不能说蕴含哲理了,因为“蕴”字是暗藏的意思,这种类似“盲人摸象”的道理,对智商正常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何蕴之有啊?!
于是我反复研读诗文,逐字逐词,随文入观,幻想自己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宋代,和苏轼一起游庐山。终于。。。终于。。
终于。被我发现“虫子”了,我们果然误解了苏轼的西林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