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钱的孩子怎么了?
早上娅丽老师直播间,有位妈妈连线,孩子幼儿园拿回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说是小朋友送的,妈妈不信,拉着孩子到小朋友家证实,果然是小朋友送的,后来上小学,妈妈不止一次发现孩子从家里钱包偷拿钱,妈妈不知道怎么办,咨询老师。
娅丽老师说起自己小时候,天天从姨妈家抽屉拿一角钱买糖,大人也没有警告或者打骂她,她长大也没有变成小偷。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零花钱,家长可以定时给。发现孩子拿钱行为,就淡化,别强化。
这位妈妈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娅丽老师让她笑笑,她笑的有些勉强,并说自己不太会笑。我看到一个被生活压的不会笑了的妈妈,心里有多少难处啊。
娅丽老师说,这位妈妈小时候可能被严厉对待过,苛刻要求过,并且内化了,道德感非常强的人是很难笑出来的。就会呈现很严肃的情绪状态,那么认真,那么多标准,你把绳捆锁绑的东西有所调整,当你松动了,你才会幽默灵活,松动不了,内在就会很刻板,很严肃的形象约束自己。所以会觉得笑起来很难。心情烦躁,看哪儿都不顺心。
这位妈妈不住的流泪,可能是说到她的心坎里,得到了理解,她带着泪的笑。她称呼娅俪姐,真亲切。能看出她无比的信任感。
这家爸爸也进来了,也是一脸严肃,老师讲,比如孩子让咱买巧克力,你不买,他就哭,哭了就买了,后来你不买,他就哭,带打滚儿,你就买了,后来,他要你买东西,你不买,他就哭,打滚儿,尿裤子,升级一次一次拿捏你,除非一开始你说不买,哭也不买,标准统一,升级无效,行为才会消退。
淡化这个行为,但是不是不管,是在别处关注,比如盛饭,就吃闺女盛的,闺女盛的饭香,我就爱穿闺女拿的衣服,搭配的漂亮,闺女太重要了,对我的生活很重要,我干啥都得听我闺女的,去哪儿得问闺女,我是步行还是骑车?提高她被重视的感觉,得夸孩子,让她有成就感价值感,夸夸抱抱,这个地方补了,要补很多关注,那个拿钱的事情不管,他就好了。孩子在寻求关注。特别是爸爸张嘴说这话,对女孩儿影响会很大。
娅俪老师真有趣,说他整的家跟派出所似的,严肃,要不要整个警服穿上,让他两口子搂搂抱抱亲亲,两个人每天互相看着对方,夸对方一百句,先夸一句看看,不准走。
妈妈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声爽朗,对爸爸伸出大拇指点赞,边说爸爸主动请求要连线,关注家庭生活关注孩子了。
爸爸听到妈妈这么说,也主动把左胳膊抱住妈妈,娅俪老师指挥妈妈,主动捧住爸爸的脸,说,你太棒了。这个妈妈笑成了花儿,听老师的话照着做,这位妈妈对着镜头悄悄抹去眼角的泪。
老师让先生摸着老婆的脸,说,老婆,我爱你。我的泪止不住往下流。直播间很多人也在打字,流泪了。娅俪老师说对对对,以后两个人要经常这样做。这位妈妈也是不住擦眼睛。
让自己柔软起来,因为你们两个是有点匮乏缺爱的孩子,你们两个要相互滋养,相互滋养的够了,才会对孩子柔软一些,两个人要有点情趣,才好。
我在想,我为什么流泪?感动?有点,期盼?也有点,代入了。我想假如我是这位妈妈,我会怎么做?听了老师讲解,我理解是家长绷的太紧了,灾难化思维出来了,本身家长内心也是匮乏缺爱的,不知道怎么给到孩子爱,想当然的理解就去做了。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儿,幸亏家长有觉察知道学习并且寻求老师帮助,真好!我们都在优化自己,走在优化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