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楼门长王阿姨找我,说要给楼里边一位李大妈捐款,我对捐款的事很反感,表示再考虑。但当王阿姨讲完这两天发生在李大妈身上的事情后,我毫不犹豫地捐了2000块钱,还答应每周末去照顾她2个小时。
我是小溪,在一家公司做运营管理。自己单身住在父母给我的一套老式楼房里。我和楼里的邻居们不是太熟,但是父母和这些邻居关系都很好。
我知道楼下住着一个李大妈和她的儿子,她儿子双腿有问题,母子俩一直相依为命。
我上周出差,前天才回来。昨天下午楼里的王阿姨来找我,我请王阿姨进来坐下。王阿姨是我们这个楼的楼门长,特别勤快和热心的一个阿姨。她说楼下的李大妈家里出了事情,大家都在给她捐款,问我捐不捐。
我其实对捐款非常的反感,一般情况下我都不捐。
我说:王阿姨,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到了要捐款的程度吗?
李阿姨说:“小溪,我前几天来敲门看家里没人,忘了你可能不太清楚这事。我简单跟你说一下李大妈的情况。”
王阿姨喝了口茶,开始给我讲:半个月前,李大妈推着她儿子去超市的路上,被一辆车给撞了,母子俩都进了医院。但是儿子撞得比较严重,已经没有了,就剩李大妈一个人了。
李大妈上周才从医院回来。李大妈现在一个人,特别凄惨。
李大妈母子俩住院费,他儿子的丧事,花了不少钱。李大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上周回到家就逐一地把大家的钱都还了。
但是李大妈退休早,退休工资就不高,儿子也没什么收入。所以李大妈过得还是挺艰难的。但是李大妈很少跟别人说她的困难。
王阿姨说她就组织这个楼里的人给大妈捐款。她说前几天大家陆续都捐了,想着过来问我捐不捐。阿姨说捐款是自愿,我捐不捐都行,就是别落下我。
当我听完王阿姨说的这个事情,我毫不犹豫地说:“阿姨,你要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您稍等一下,我捐。”
我赶紧拿出2000块钱现金给了王阿姨,王阿姨说,你表示个心意也可以的。
我说:“阿姨,不管是多是少,这是我一点心意,您收下吧。”
阿姨说:“小溪,我替李大妈谢谢你了。”
我跟阿姨说:“阿姨,那我一会儿到楼下去看看李大妈,这个时候去合适吗?”
阿姨说:“行啊。去看看吧,你也是李大妈看着长大的。”
阿姨接着说:“小溪,我收的这个捐款,不是要直接给李大妈的,我们楼里有三个人一起,把李大妈这个钱保管好。是想给李大妈找一个保姆。李大妈自己在家,我们又不放心。她自己身上还有伤,需要养一段儿,所以我们想大家捐点儿钱,这两三个月之内先有人照顾她。”
我听了王阿姨讲的这些,我心里真的很感动,我没有想到一个楼里的邻居,大家都能够相互地去为对方考虑的这么周全。
王阿姨继续说:“小溪,你上班忙,总也见不到你啊。”
我说:“是,公司有些分公司在外地,我经常出差。阿姨,那李大妈以后怎么办啊?”
王阿姨说:“你问的点上了,虽然是给她找了一个保姆,但是毕竟她儿子刚走,她还是挺伤心的。我们也不能找了保姆就什么都不管了。”
阿姨看了我一下,接着说:“我们楼里几十家住户商量了一下。我们每天都会有人到你大妈家去看一下。”
我一听心里就明白了,我说:“阿姨,那您看吧,也帮我排一下,我一般周六日都在家,除了去看看我爸妈,其他时间都行。您可以帮我排个班儿。”
王阿姨说:“小溪,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都忙,我倒是没想要给你排班儿。但是,大家是邻居,我总是要跟你说一下我们的打算和想法。”
我说:“阿姨,没问题的,您帮我排上吧,如果赶上有事,我再给您说,帮我再调。我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我应该帮这个忙的。”
看着王阿姨拿着登记本儿走了,我心里真是觉得很欣慰。
虽然我住的这是一个老小区的老楼,但是我觉得它的温度那么热烈,情义那么厚重。在北京有很多这样的老楼房,大家之间也都非常的熟悉。邻里间有着一种很自然的非亲似亲的关系。当一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家家儿都会赶来帮忙。
像李大妈,她家里发生了这样的巨变。大家作为邻居,会给到她一个温暖的关怀。对于李大妈来说,这就是雪中送炭。人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作为我来说,我虽然跟他们之间不熟悉,但是我的父母和她们熟悉,我又住在这,我要有这份心意的表示,也要替我父母去表达这份情意。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类各样的问题,各式各样的困难。有时靠一己之力很难解决。一定是大家都伸出手来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人间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