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胆篇:23岁抗胆癌网红6年150万离世,这些行为要切胆?

你好,我是觉心,见字如面,人生是一场身心的修行,我会持续为你分享经典书籍中的养生知识。

吃夜宵,23点后不睡刷手机,甚至通宵熬夜,第二天跳过早餐补觉。天天炸鸡配奶茶,然后突击减肥……

你有没有这些伤胆行为?

如果有的话,你就要小心了,你的胆已经被《黄帝内经》中的“生命法规”判了刑!

——“十一脏取决于胆”,胆受伤,五脏六腑都不好!

23岁网红“子豪”,患胆管癌6年,花150多万对抗病魔,仍不幸在去年底病逝;

今年4月,54岁胡兵因经常暴饮暴食和空腹喝咖啡,诱发胆结石,疼得要命,不得不切掉胆;

34岁王女士常年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胆囊内长出3cm结石……

这一个个鲜活案例,让我们更加重视胆脏的养护,明白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

胆的健康就藏在下面的保养方法里!

01

切胆保命?

内经强调:胆是全身阳气“总开关”!

有了胆病,西方医学会让病人切掉胆囊,以除后患。

中国医书始祖《黄帝内经》却怒斥:大错特错!

在中国医学理论中,胆排在胃、大小肠等消化器官之前,为“六腑”之首,除了具有六腑传化的功能,还具有五脏藏精的特质,因此被称为“奇恒之腑”。

胆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负责储藏和输送胆汁,进而辅助食物消化与人体代谢;

胆还对启动全身阳气、调节脏腑功能有决定性作用。《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明确指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五脏六腑功能的发挥和协调,都依赖于胆气的发挥;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代表公正果断的法官,是人决断力的源头,帮助大脑做判断和决定。胆气足,人就英明果断;胆气虚,人则优柔寡断,还易惊恐;

胆好似身体里的“交警”,胆指挥有力,才能保障人的消化代谢、气血顺畅、阴阳调和、决断有力。如果它瘫痪了,整个交通就会乱套。

既然是传输通道,胆就应该“泻而不藏”、“实而不满”。胆囊里不能有胆汁等物质长期停留,也不能存放过多,否则胆汁会淤滞,产生结石,就像水管长期不用生锈堵塞一样,这是胆病的主要诱因。

关于胆病的表现,《黄帝内经》给出的描述是:“胆病者,善太息,心下澹澹,恐人将捕,嗌中吤吤然,数唾。”“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

胆气以降为顺。

如果胆气上逆,胆汁会上溢,病人就会口苦,呕苦水。喉中像有东西梗阻一样,咽不下吐不出,而且经常吐唾沫。常常叹气,内心慌乱不安,多疑恐惧,好像有人要抓他;

如果胆气郁结,可能引发胁肋部胀痛、口苦,这些是胆结石或胆囊炎的症状表现;

胆病严重时,病人脸上像蒙了一层土一样,毫无光泽,全身皮肤干燥,脚外侧发热;

如果胆结石堵塞胆管,或胆被切除后,胆汁就不能参与消化吸收的过程,就会影响脾胃运化容易使人消化不良,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状况。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一天天垮下去可以调治,而非切胆。

区分胆痛和其他腹部疼痛。胆绞痛多出现在右上腹,胃痛在中上腹,胰腺痛更靠左。那些“胃痛”结果发现是胆结石的案例,就是不了解不同病的疼痛位置。

既然胆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护胆等于护命,那造成胆损伤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胆呢?

02

这些作死行为在毁掉胆

最好的养胆是遵照规律

熬夜加不吃早餐或空腹灌咖啡,宵夜炸鸡奶茶加快速减肥,暴饮暴食加长期久坐,吃饭时间不固定加生冷油腻饮食,这些胆癌套餐谁还在消费?

胆结石和胆囊炎,是胆部常见病,发病时胆绞痛堪比分娩,主要病因有:胆固醇浓度高、胆汁淤滞、胆囊排出功能异常、胆汁合成异常、胆红素含量高、雌激素水平高等等。

具体来说,除了遗传、环境、性别、体质和年龄因素外,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高热量、低纤维素、生冷油腻饮食,饮食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餐,长期吃宵夜,暴饮暴食,长期吃素,饮酒过量,肥胖,快速减肥,长期熬夜,长期久坐等等,是造成胆病的主要原因

《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用天地的运行规律编程了人体的“生物钟”:最好的养生不是对抗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适时养生。各个脏腑都有最好的保养时间。

中国古人讲究“因天之序”。我们的祖先早就观察到,随着时间一直推移,天地阴阳不停变化,产生四季和昼夜的不断交替,人体脏腑经络的工作时间也呈现这一周期性节律。

如果跟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规律律反着来,人就会生病;如果按这些规律行事,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最高境界,人自然能够健康长寿。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小时,表示具体时辰的时候,前面会加上十二地支,例如有子时、午时等等。

十二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一一对应,每条经脉都与一个脏腑密切相关,经脉就被用与其相关的脏腑命名。每天,气血都在十二经脉中顺序流动,每两小时注入一条经脉,称该经脉“当令”,如子时胆经当令,丑时肝经当令等等。

按时辰进行对应经脉的养护,可以高效保养相应的脏腑。比如子时(23:00-1:00)养胆最佳,宜睡眠;辰时(7:00-9:00)胃经当令,主受纳饮食,吃早餐可以护胃,也利胆。

养生之道是“法于阴阳”,为了胆和身体的健康,愿我们都能顺应自然与人体规律,拥有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03

熬完夜白天补觉?

小心阴阳两气“双杀”!

许多人都有一个非常错误的习惯,就是在作息上阴阳颠倒,熬完夜,再上午补觉,认为完全没问题。事实上,这是身体垮的开始。长此以往,会出现气血双亏,往往还可能长出胆结石。

上面谈到的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规律都是阴阳变化的产物。古人认为,万事万物发于阴阳,也都遵从阴阳变化规律。阴阳是对立统一和此消彼长的关系,“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

《黄帝内经》指出:“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意思是,人体阳气在白天运行,清晨,阴气逐渐减弱,阳气逐渐升发,应该起床,进行活动助阳气升发;中午,阳气极盛,应减少活动;日落,阳气已明显衰退,气门也关闭了,此时该休息或睡觉,使阳气收藏,就能防御邪气。如果违反这三个时间的活动规律,就会让身体衰弱。

子时是一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这时候阳气始生,阴气始收,需要熟睡。

熬夜甚至通宵,会阻碍阴气闭藏;第二天早晨补觉,这会压制阳气升发。阴阳失衡会导致百病丛生。总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阳气弱,则人的动力性、防御性的能量不足,表现为精力匮乏,困倦疲惫,精神不振,免疫力下降,脏腑功能失调等等;

阴气不能归藏,则滋养性、收敛性的能量不足,会造成内分泌紊乱,人体受损细胞不能及时修复,外在表现就是黑眼圈,脸色灰暗无光,皮肤粗糙,精力差。也可以看出,睡美人是有科学依据的,好的睡眠可以美容。

熬夜加白天补觉,还打乱了十二时辰经络流注的节奏

熬夜至次日早晨6点,直接干扰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运行,影响包括胆在内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发挥;

如果再补觉睡到12点,不吃早餐,不活动,直接危害胃经、脾经、心经所属的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因为没有食物供给,能量和气血供给不足,胆汁不能排出会淤积,又伤胆一次。空腹喝咖啡也伤胃和胆,胆内心会想:我招谁惹谁了?

没有气血滋养和胆汁助消化,脾胃等器官运化功能受损,代谢废物和毒素不能排出,在身体集聚。

不敢再推演下去,太可怕了!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一项研究指出,空腹时间长是胆结石的显著风险因素。

表演艺术家蔡明在2021年就因长期不吃早餐而切除胆囊。

偶尔熬夜补觉,可能没什么感觉,那是人体调节修复能力在发挥作用,长期如此,超过了人体调节能力,就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发展成三高、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

今天不熬子时的夜,明天要喝辰时的粥!

04

按十二时辰法作息

子时的养生只有睡眠

子时不睡觉,胆就不能工作,贮存和输送胆汁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使胆固醇堆积,影响肝脏排除毒素,增加胆部病变的风险。伤了胆气,人还会心烦意乱、决策不利。

所以,子时的养生方式只有睡眠。

也许你会说,睡觉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如果很久才能入睡,或经常做噩梦,都不是高质量睡眠。

只有拥有高质量睡眠,气血才会充足,白天才会全身轻松、精力充沛、精神饱满。

然而对多数现代人来说,高质量睡眠是个奢望。

因为现在的人们夜生活丰富和压力大兼有,所以睡觉很晚,有的人还会失眠。

经常失眠的人,可以吃些小米、核桃、大枣、蜂蜜、芝麻等安神食物,晚餐可以用小米、莲子、桂圆、百合熬粥,帮助入睡。因为气血亏虚而失眠的人,可以吃藕粉加蜂蜜,或食用桂圆和红枣,补充气血。

这里给大家介绍7个有助于高质量睡眠的方法:

按生物钟作息,每天11点前睡,在固定时间段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一样,使身体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在睡前一定要保持良好情绪,平静放松。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忧虑,睡前不看刺激的影视或书籍,也不要想事情,更不要想心烦的事情;

想有好睡眠,睡姿也很重要。右侧卧可以减轻肝胆压力,也不会压迫心脏;

床的软硬度要适宜,枕头的高度最好与侧卧的肩膀平齐,使脊椎保持在平直状态,以保护脊椎;

温水泡脚,能扩张脚部丰富的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人会感觉舒适放松,容易入睡。水温控制在35℃~40℃区间,洗20分钟左右,中间加两次热水保持水温;

还可以做一些拉伸动作缓解疲惫,帮助睡眠。比如,伸直脚趾保持5秒,再弯曲5秒,重复做几次;

聆听舒缓音乐,如虫鸣声、水滴声或者小雨淅沥声,也有助睡眠。早晨,皮肤开始苏醒,如果听一曲古筝或竹笛乐,再配合运动保养动作,还能够活化肌肤,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不觅仙方觅睡方”按以上方法操作,就能睡个高质量养生觉。

05

饮食习惯是主因

7个饮食方法养好胆

我们已经知道了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胆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日常饮食上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胆好,也是保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的方面。

以下7个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胆部疾病:

饮食清淡,不宜过饱。减少辛辣食物、酒、咖啡等刺激物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胆囊就不会出现过度紧缩、胆汁分泌增加的情况;

足量饮水。水可以稀释胆汁,减少结石发生概率;

按时吃饭,吃好早餐。可以防胆汁淤积,避免空腹耗伤胃阳。不吃餐间零食,防频繁刺激胆囊;

食物易消化。可以让胆囊负担变小。这类食物有小米粥、山药南瓜粥等粥类,面条,豆浆,菠菜,小白菜,西红柿等;

蔬菜中的西兰花、胡萝卜、菠菜,都对胆有益;

多吃利胆油脂,比如亚麻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等,花生、核桃等坚果富含卵磷脂,可以预防结石。

可以多吃酸枣仁。《本草经疏》注:“酸枣仁,专补肝胆,亦复醒脾。”此外,酸枣仁还有宁心安神、利消化、降压、增强免疫等功效,对人体益处极多。

清淡和规律饮食,充足饮水,吃些养胆食物,护好胆。

06

健体活动疏胆促阳

上班族也能轻松坚持

运动等保健活动不仅是让气血流动起来的好方法,还是养胆的简单又有性价比的方式。

舒缓运动。打八段锦、散步,舒展肢体,能够升发阳气,散步还可以起到疏通胆经的作用。想提高胆气,还可以练习武术;

梳头升阳。晨起梳头100-200下,可以刺激头顶的百会穴,百会穴为诸阳之会,能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上班族很少有时间锻炼,可以在工位上做一些简单的舒展动作。最简单的就是刺激穴位阳陵泉。坐在椅子上,抬起双脚,以脚跟为轴心,向外侧转动,做到最大程度,让双脚成“一”字状。一般只要感觉到阳陵泉有发酸发热,就可以放松下来。可反复做;

敲胆经法。这是刺激胆汁分泌比较简单易行的办法。可疏通胆经,促胆汁代谢,而且没有副作用,可以每天做。操作方法是:或坐或站在一个矮平台上,让大腿保持与地面平行,握空拳,沿裤缝线从髋部敲至膝侧,左右各100下;

除以上方法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可以更清楚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常规的腹部b超即可筛查胆结石

07

写在最后

《黄帝内经》将胆喻为“中精之腑”,养胆精髓就在于“通滞降浊”。正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言:“胆气春升,余脏从之”,护胆即是守护全身生机。

从今天开始你的7天护胆挑战23点前放下手机收获高质量睡眠,早7点喝碗热粥点亮美好的一天,晨起饭后或闲余时间,做些简单的养胆动作将这份护胆指南分享给家人朋友,一起守护健康!

我是觉心,一名专注养生的山东90后,目前在精读《黄帝内经》,将持续分享经典书籍中的养生知识,和我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身心修行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