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和银行

货币是人类聪明智巧的产物,它“出身高贵”,干干净净,“金钱如粪土”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没有货币,人类便不可能有今天高度的物质文明。

银行自己并没有多少钱,用的多是别人的钱,靠着吃存贷的利息差,盖起了摩天大楼,表面上看像个寄生虫,其实,跟它巨大的贡献比起来,它得到的这点好处实在是微不足道。

中国所有银行的徽记,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都是外圆内方的样子。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观念的反应,也是大一统理念的产物

货币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金钱如粪土”和“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两种对金钱完全相反的看法,居然可以共存于中国人的头脑中千百年而相安无事,可见国人对于金钱的认识有多么矛盾和混乱。

货币大致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钱,但是又有不少差别。

货币比钱的范围要大得多。在经济学中,货币是指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就是交换用的中间物、媒介物,人们经由它进行交易。

要明白货币的真正含义,我们得从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说起,了解了这个过程,对货币的误会就少多了。

金钱、货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交换的需要,是为了便利人们之间的交易。

这里还得区分两个概念——交换和支付。支付跟交换不同,交换是双向的,支付是单向的,是价值单方面流动。比如买东西就是交换,是钱和商品交换。而借钱,则是支付,我把钱借给你,钱就流向了你,而你除了承诺,却并不同时给我任何东西。同样,还钱和赠与也是支付。

人都有交换的愿望。人们需要多种东西才能过活,可是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只能生产少数几种东西,在极端的情况下,只擅长一种东西。

怎么办,就得进行分工,每个人都只生产自己拿手的,然后用自己的东西,跟别人的东西交换,这样,生产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由于分工的产生,自然而然就需要交换。

开始的交换,是直接的交换,也就是此物换彼物,比如用斧子换羊。但是物物交换要成功,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有斧子的人需要羊,同时,有羊的人也要斧子,这就叫“欲望的双向一致”。

可是,这种双向一致是很偶然的。常常发生的情况是不一致,比如有斧子的人要羊,但是有羊的人却不要斧子。这样,交换就做不成了。交易不成,东西都留在生产者自己手里了,就成了没有用的废物,人们的福利就不能提高。

得想办法。有羊的人,不要斧子,但是他总有别的需要,比如他要一头牛,那么,有斧子的人,就可以找一个有牛的人,而这个人,需要斧子。

问题就解决了,不过是原来的一次交易变成了两次:第一次,是斧子跟牛交换;第二次,是牛跟羊交换。首尾相接,大家各得所需。

可是,新的问题可能又来了。那就是,这个有牛的人,也不需要斧子,他需要一头鹿,如果有鹿的人要斧子,问题也可以解决,那就是找到有鹿的人。第一步,斧子跟鹿交换;第二步,鹿跟牛交换;第三步,牛跟羊交换。交换变成了三次,首尾相顾,大家也各遂其愿。

如果有鹿的人,不需要斧子,而需要其他东西,那就得继续寻找下去。可是,在一个区域内,这个链条可能首尾衔接不起来。眼见的交易,不能做成。

于是,有人建议,作一个规定,所有人都必须接受斧子,不得拒绝。

这是个天才的建议。问题就这样彻底解决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候,用斧子可以换到任何东西,有了斧子就等于有了一切。斧子就一定会大量生产出来,到处都是斧子。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东西,换成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要把自己的东西先换成斧子,再用斧子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斧子就是货币。

历史学家说,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壳。你看跟钱财有关的字词,比如财、货、贪婪、贿赂等,都有“贝”字旁,文字是象形的,是真实历史的反映。

中国货币的简单流变史

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

先秦

全国有四种货币体系:蚁鼻钱、布币、刀币和圜钱

秦汉

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将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

承秦制,并允许民间自铸。西汉的铜钱仍然是用其重量来命名,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王莽进行了四次大的币制改革。

东汉所铸的钱,都是五铢钱。

隋唐

隋文帝铸行五铢钱,并禁止旧钱的流通。

唐武德四年铸行年号钱——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朝近300年间的主要铸币。

宋朝货币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同时,白银的流通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在北宋年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在流通中是主要的货币。

大力推行纸币——钞,明初只用钞不用钱,后来改为钱钞兼用,但明代只发行了一种纸币——大明宝钞。

主要以铜钱为主。

贝壳毕竟容易破碎,后来人们就寻找其他可以作为货币的东西。

最后找到的是金、银等金属。

开始的时候,货币以重量表示其价值,一两钱的重量就是一两,后来使用“铭文”,货币的价值不再由其本身的重量决定,而是用文字形式表明,比如一两不一定真的是一两重,而可以是半两或者更轻,只不过在上边刻着“一两”而已。

不足一两的东西,凭什么可以当一两使用?就是凭借政府的力量,政府强制人们接受。只要大家都接受了,是不是一两,也就无所谓了。

宋朝的时候,在四川出现了纸币——交子。既然半两可以当一两,那就彻底点,干脆一点都不用,反正货币就是为了交换,只要大家都接受,像当初那把斧子一样,只要能作为交换的媒介,就可以了。

开始,纸币还有一定的含金量。现在,纸币的发行已经和黄金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了。一片纸,能够交换到东西,是因为政府强迫人们使用,纸币有购买力,靠的是政府的信誉。

经济学把纸币叫信用货币,也就是靠信誉支撑其价值,可以交换到任何东西。过去的金银形式的货币能交换到东西,则是靠自己本身的价值。

这就是货币产生的简化过程。虽然简单,但也可以看出来,货币的产生是为了润滑人们之间的交易,增进人类的福利。而且货币的产生,特别是最后过渡到纸币,体现着人类特有的智慧。

从货币产生的目的和过程可以得出结论,货币出身非常干净、清白,甚至可以说是贵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钱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可是中国人是比较爱面子的,心里喜欢嘴上却羞于或者怯于说出来,怕被人笑话,说自己没素质。在过去,还有很多贬斥金钱的说法,流传甚广的是“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个说法,流传太久,对一代代中国人心里产生很大影响。

这个说法,本来毫无道理。它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金钱的历史太长了,以至于人们对它不是很了解的缘故。

实际上,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金钱是粪土,仁义是千金,而千金就是金钱,这等于说,仁义就是粪土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说一个人再好不过的时候,就表彰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那就是有一颗粪土一样的心了?!

我们可以说喜欢自己的手机、汽车,但是它们都是货币交换来的。货币就是手机,就是汽车,就是所有商品。所以,金钱并没有不堪如粪土,我们应该澄清这些混乱,不应再说货币的坏话啦。

货币政策要调控的货币,也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大。经济学家把庞大的货币体系分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使用货币政策时,要注意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家还用符号表示不同层次的货币,不同国家的划分方法不同。以中国为例,货币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的货币叫M0,这是货币政策所说的最小范围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也就是通常说的现金。纸币和硬币,是指银行体系之外的那些货币,也叫作通货。它们最容易买到商品,对市场的冲击最大,经济学把货币买到商品的能力叫流动性。显然,M0的流动性最强。

比M0更大的货币叫M1。M1不仅包括M0中所有的货币,还包括M0中没有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要小于M0。

比M1更大的货币叫M2,也就是新闻里说的“广义货币”。M2包括M1,还包括定期存款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等。现在中国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所关注的货币就是M2,显然这个货币比一般说的钱的范围要大得多。

货币本身没有价格,如果问一块人民币值多少钱,那就是一块钱人民币,这样的回答,属同义反复,没有意义。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表示借钱的难易程度。因为价格其实也是获得商品的难易程度,所以,经济学家把利率叫作货币的价格。

价格由供求决定,货币的价格,即利率,也是由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

货币的需求者是企业和个人。货币需求的意思,不是说人们想要多少货币。而是说在人们的资产中,想把多大比例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有多种方式,货币是一种方式,房子、股票也是,其他的还有很多。在这么多形式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那部分,叫货币的需求。

人们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有用。货币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我们已经详细说过的,作为交换的媒介;二是支付的工具;三是价值储藏的手段。价值储藏的意思是,当你不把货币花出去,而留在手里的时候,除非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否则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而是照旧保持着。

因为货币有这些作用,而且不可以替代,所以,个人和企业必然会保持一定的货币,而不会完全以其他形式持有财富。所以,货币的需求是由私人部门决定的,是企业和个人对财富持有形式选择的结果。

再看看决定利率的另一方的力量,也就是供给的情况。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在货币政策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是相对固定的。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利率水平。

利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影响投资。在现代条件下,人们投资的钱不是靠自己积累的,多数的投资资金来自银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越高,投资的成本就越高,投资的回报率就越低,投资就越少。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少了,总需求就会少,均衡的GDP就要减少,失业就会增加,过热的宏观经济就可以冷却下来。反之,较低的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就业,同时拉动价格水平上升,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2008年4月,中国香港的利率水平接近于零,10万港币一年的利息仅有10港币!因为经济状况不理想,所以特区政府想通过低利率刺激投资和经济,另外美元的持续降息也影响了与美元固定挂钩的港币。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银行大楼也许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它最高、最气派;在银行工作的人也让人羡慕,他们收入颇丰,衣着光鲜,气质优雅。

可是仔细想想,就有些不对头了。银行是怎么挣钱的呢?银行自己本来并没有钱,它的钱基本来自千百万的储户,它把这大笔的钱贷出去,坐收利息,然后再把这利息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给储户,余下的都留给了自己。它吃的是存款和贷款利息的差额,靠着这差额,它盖起了摩天大楼。

从表面上看,银行是个不劳而获的主儿,它靠的是两头吃。凭什么银行能这么做,社会为什么能允许这样的机构存在呢?

商业银行的历史有200多年了(1763年成立的英国巴林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银行,1995年因为其新加坡分行业务员李森违规炒作日经指数期货失利而破产,被荷兰国际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收购,巴林银行自此消失),在这期间,特别是股票市场出现后,银行曾经受到过冲击,甚至是很大的冲击,可是直到今天,我们还看不到银行衰败的迹象,相反,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银行变得更加壮大,社会越来越离不开它了。

为什么手里有闲钱的储户,不把钱直接借给需要钱的人,而宁愿受银行的“盘剥”呢?我们看看这样做是否可行。

每个储户手里的钱是有限的,少的也许只有几百块,有限就意味着,多数储户只能把钱借给一个人用。但是,作为储户,他不知道谁需要他的钱。怎么办呢?他就要付出代价,去获得需要钱的人的信息,比如做广告或者其他手段。这个成本或许太大了。因为自己的闲钱本来就很少,做广告的费用也许很大,得不偿失。即使碰巧把钱借出去,能赚回多少利息呢?我们退一步,假定储户不用费什么事,就找到了需要钱的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双方进行谈判,确定贷款的条件,特别是利息。他们双方一般并不认识,没有打过交道,不晓得对方的信誉,特别是借款人对贷款人的信誉如何不得而知。所以,把钱借出去有很大的风险。越是没有信誉的贷款人,越是要显示自己是有信誉的,他可能会像借款人保证说,他会把钱投到最安全的项目上去,借款人的钱将是安全的。可是,借款人根据经验就可以知道,贷款人的口头保证,信誓旦旦都不足为信。结果就是,要么借款人同意借钱,但是索要极高的利息;要么,双方谈判不成。太高的利息,如果超过了正常投资的回报率,则贷款人要么不接受,要么把钱投到风险极高的项目上去,将风险转嫁给借款人。

再看贷款人,他需要钱进行投资,一般说,贷款人需要的钱比较多。可是每个借款人的钱都是有限的,贷款人需要向很多人融资,需要跟许多人,比如1000人进行谈判。首先,贷款人需要让人知道他需要钱投资,怎么做到这一点?比如做广告。这需要不少费用,一个急需融资的人也许根本就拿不出来。现在我们退一步,假定他没有费多大劲就找到了这1000个借款人。接下来,也要进行谈判,而且是一一谈判。因为这1000人对风险也就是利息和其他借款条件的态度都不同。谈判,就需要谈判的场所,需要花费。这个费用可能是巨大的,以至于即使贷款人借到了钱,其投资收益也不足以抵消这谈判的费用。

我们再退一步,假定借款人和贷款人谈判成功,达成了协议。可是问题并不会到此结束。协议是达成了,可是怎么让双方,特别是贷款人忠实地履行协议呢?我们前边说过,贷款人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一定有违背协议、把钱投到高风险项目上去的激励。而且贷款人知道,即使他这样做,借款人也无可奈何。因为借款人太多,每个人的资金都有限,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监督协议的履行。这1000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都等着别人去监督贷款人是否违约,而自己却乐得受益。所以,没有人有积极性去监督协议的执行。

经过不多的几次博弈,结果就一定是,没有人愿意借钱。这样,社会就失去了原本应该出现的投资机会,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和财富的增加。我们多次强调过交易和投资对一个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借款人的风险太大。我们再仔细看看这背后的道理。如前所述,因为每个借款人的钱都很少,所以,只能投给一个人,投到一个项目上。如果这个项目投资成功,大家各得其利;但是,如果亏损了呢,借款人的钱就化为乌有了。这好比猜硬币游戏,如果正面朝上,你可以赢1000块;如果反面朝上,就要输1000块,而且只赌一次,这时你的风险是很大的。大多数人不会冒险玩这个游戏。

现在,我们就看看,如果有了银行,这些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

先看借款人,原来在没有银行的情况下,借款人担心的是自己的钱借出去有风险,因为无法辨别贷款人的信誉,以及无法监督贷款人的行为。有了银行,借款人的这些担心就不必了。因为借款人不用再自己寻找贷款人,他只要把钱存到银行就行了。借款人不用费劲做广告,寻找贷款人,也不用担心贷款人是否有信誉、遵守不遵守协议了。银行可以替借款人去调查贷款人的信誉情况,银行是个专门机构,有专门的人员和渠道,而且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同时调查很多人,调查的成本可以因此降低,银行相对很容易把贷款人的信誉调查清楚。同样道理,银行还可以监督贷款人是否遵守贷款协议,把钱按照协议去使用。借款人为了借钱所需要的交易费用大大降低了。

再看贷款人,贷款人原来担心的是借款人太多,谈判费用太大,难以寻找,而且借款人的条件太苛刻,比如利息过高等。有了银行,贷款人的这些担心就成了多余。贷款人不必寻找1000个借款人,也不再需要一一谈判,他只要找到一家银行,跟银行谈判就可以了。银行以它的组织信誉和管理能力成了信贷双方的中介。

原来,每个借款人不多的钱投给了一个人、一个项目,因此风险极高,对利息的要求也高。现在,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借款人的钱,哪怕是一块钱,都投入到无数个项目上去了。因为银行吸收了存款后,会统一使用这些资金,把它们贷给需要钱的人,投到无数个项目上。更关键的是,这无数个项目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性,不是说一个项目亏损了,其他的项目也亏损,这些项目之间的盈亏没有关联。银行又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过考察,经过专业的风险评估。所以,储户的钱是相当安全的,除非发生意外,否则不用担心自己的钱回不来。

银行的出现,解决了借款人担心的资金安全问题,也解决了贷款人担心的交易费用过大的问题,促成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交易,资金就高效率的配置到了最需要它的地方,交易因此增加,就业和财富也相应增加了。跟它能节省的费用以及创造的财富比起来,银行收取的存贷款利差,简直是小菜一碟。这就是社会容许银行这个“寄生虫”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个对社会没有贡献的组织和机构,无论如何也不能长久存在,银行发展壮大的过程证明,直到现在,银行仍然是经济社会的核心重要部门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