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往哪去?
这三个终极问题,其实小区保安每天都会用第二人称问很多人。
我们显然不是要继续保安的询问,而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叩问。
对我们这类物种来说,什么才是终极问题呢?
“ > ”
这个符号我们用过很多次,比如 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重大意义和刚需 > 努力和坚持。我们在选择时其实就是在进行这种比较,哪些要放在不等号的左边,哪些要放在右边。
“ = ”
这个符号我们也使用过多次,就是我们不断重新认知概念的过程。原来以为相等的两边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原来以为无关的东西,其实本质上却是相同的。
“ x ”
这个符号我们太喜欢了,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比如复利的力量,多维竞争的优势。
于是,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全部都是“什么更重要”?
到最后,就直接出现一个终极问题:“什么最重要?”
这就是我们用来锻造价值观的终极问题,而价值观是我们操作系统核心要素之一,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决定都来自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什么更重要?到最后,什么最重要?” 这把“刀”就是为我们成长路上披荆斩棘的终极武器。
而我们是不断进化的物种,因此这把“刀”也相当于是“十年磨一剑”了,不可能用了一次就搁置不动了的,还要经常拿出来打磨的。
比如在择偶这个事情上,什么最重要呢?容貌重要么?当然,但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身材重要么?当然,但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学识重要么?当然,但显然还有更重要的因素......但最终,都抵不过一个“能讲道理可沟通”更重要。
又比如在带团队这个事情上,什么最重要呢?鉴于我也没什么带队经验,没有践行就没有发言权,就直接给大家笑来老师的结论好了(当然我也是可以脑补后并认同的),那就是,选一个发展迅速的事儿做最重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大家都忙着发展忙着打仗忙着救火甚至忙着数钱的时候,哪儿还有精力想其他事情啊。
再比如在“教育”或者“学习”这个事情上,什么最重要?最终我们都会发现,环境比老师重要,我们自己比环境还重要,到最后,关于“教育”和“学习”,我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那自己身上什么素质最重要呢?坚强?勇敢?聪明?耐心?......其实爱一行,干一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干一行,爱一行。因为我们的基因设定了我们只能做好热爱的东西,不可能做好讨厌的东西。
“干一行,爱一行”的素质比什么其他素质都重要。而且还有一个可以让我们爱上一件事的简单粗暴方法,那就是先把它做好。
起点再低也有成长,成长再慢也有进步,进步再小也有收获。
最后落到投资这个事情上,什么最重要呢?自己对自己负责;成长率决定价值增长;不懂的不要乱投;钱花出去之前要完成所有的功课和努力;投比自己牛的人......
最终我们就会知道,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之后,长期持有,握着不动最重要。
思维的工具,概念的更新,操作系统的升级,我们都可以通过专栏来逐步完善,但如何运行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正所谓人至“践”则无敌。
“什么更重要?到最后,什么最重要?”这把“刀”太好用,必须与时俱进,值得我们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