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22-10-31

今日课程内容:

0096.《子罕篇》智、仁、勇:学会儒家的“三达德”

0097.《子罕篇》未之思也:找借口是放弃的第一步

今日朗读语句: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9.29:子曰:“知②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①“凋”也作“彫”。②“知”通“智”,见《论语集释》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精 华 解 读

智、仁、勇:学会儒家的“三达德”

有智慧的人为何不会被外物所困?因为他已经明白了,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我都有选择如何过自己的生活的权利;有仁德的人为何不忧愁?因为多替他人着想,善待他人,放下我执,这样忧愁自然会减少;勇者不惧,是什么都不害怕,什么都敢干吗?这就曲解了孔子的本意了。真正的勇者,明明知道“拔刀相助”可能很危险,但心中的正义感给了他勇气去行使正义,这才是“勇”的内涵。推荐你读《孔子传》

未之思也:找借口是放弃的第一步

孔子对这几句诗的评价,看似是在声讨“渣男”,实则批评的是“找借口”的行为,而找借口其实就是放弃的第一步了。开始容易,坚持下去很难,如果想要坚持,就要多为自己赋能,找到可坚持的动力和方法。如果真要放弃,那就干脆承认这是自己的选择,不要做一个“找借口”的人。推荐你读《坚毅》

原 句 译 文

9.28 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

9.29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受困于外物,有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9.30 孔子说:“可以和他一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变通灵活处事。”

9.31 “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难道不思念你吗?是因为家住得太远了。”对于这四句诗,孔子的评价是:“那是没有真正思念啊,如果真的思念,又怎么会觉得遥远呢?”

今日感悟

9.2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能经受的住考验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经受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心,人生中最终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9.29不惑,不惑于外物。仁者不忧,心中有别人,放松自我,忧虑就会减少。勇者不惧,害怕的要死,也不惧怕去做。

9.30求学的四个进阶,入门学习,立志求道,以道立事、能够守道(学成),权变。最高境界,教条相对容易,自在很难。

9.31唐棣,白杨树的一种;华,花;真正想做,就不会觉得太远了,太难了。心有多大,路有多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9.29: 子曰:“知②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
    dae5b6affaed阅读 656评论 0 3
  • 论语全文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http://www.ldbj.com/lunyu/lunyuquanw...
    Mr_杨阅读 4,822评论 0 0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581评论 0 1
  • 9.27 子曰:“衣蔽縕(yùn)袍,与衣狐貉(hè)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
    五麓了了阅读 4,079评论 3 29
  • 2022年5月17日 心得体会: 1)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唯有经历磨难...
    暖暖1314阅读 2,6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