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被刷屏了。
这次刷爆我朋友圈的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新歌《感觉身体被掏空》,就像他们年初的“成名曲”《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一样,这首歌运用合唱的方式,演绎了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现代主题,整首歌完美诠释了如何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的去搞笑。
曾几何时,合唱就像戏剧、辩论等活动一样,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自娱自乐罢了。圈内人乐在其中,圈外人不解风情。
但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用雅的合唱,去唱那些生活中最俗的细节,这样的审美反差,无疑给所有听众带来了一种新鲜的猎奇感,也正是用这么一种看似不正经的方式,让合唱在更大范围内多少得到一些扫盲和普及。
你是希望一门艺术因为曲高和寡而逐渐萎缩,最后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还是希望他焕发出新的活力,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呢?
如果你真的爱他,我想你应该有答案。
就在不久前,现象级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也火了。严肃、深刻的辩题,犀利、机智的辩论,一言不合就开车的导师,让辩论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漂亮女人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领导傻X要不要告诉他”、“结婚该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把各种社会话题用辩论的方式演绎,展现的不仅仅是多种视角、多种观点的碰撞,更用娱乐的方式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开始关注这些深刻的问题。
辩论娱乐化是悲剧吗?
非也非也,和之前的合唱通俗化一样,不过是形式的变化而已,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猴子穿着西装也登不了大雅之堂,科学家衣不蔽体也能改变人类。
有人说,泛娱乐化的内容让深刻的思想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这话有道理,但是却没什么意义。
深刻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因为这些思想本就属于少数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伟人。
就像真理从来都没有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一样,深刻的思想也从来都不属于多数人,改变世界的也从来都不是老百姓。
让娱乐归娱乐,深刻归深刻,同时更要让娱乐的形式带领着深刻的内容去认识更多人,让深刻的内容将娱乐的形式填充得更有内涵。
如果可以把深刻包装成娱乐的样子,让更多人认识到深刻,那才是功德无量的事。相反,如果所有的“高大上”们始终昂着高贵的头,沉着呆板的脸,做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让人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接近的兴趣,那才真是离死不远。
与其为了凸显优越感而假正经
不如为了走向更多人而不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