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纪实】生于八十年代末的人

原文来自淘故事,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Alex


是结局也是开始

1.

2011年5月,我辞掉了那个让我烦心的工作,回到了家乡,那个不起眼的小城市,我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再出去寻找新的工作。

在那个清爽的早晨,我躲在被窝里享受着美梦,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我拿过电话毫不客气地大声道:“谁啊?大清早还让不让人睡觉了。”电话那头传来陈飞的声音:“阿颜,快来市医院吧!阿晨出事了!”顿时我整个人都呆住了,我急忙穿上衣服,打车向医院奔去。

路上,我不停地想,阿晨这小子怎么了?不会是又去打架了吧。当我赶到医院的时候,我看到急诊室门前挤了许多人,阿飞看到我,走过来说:“不知怎么回事,阿晨今天早上跳楼了。”我瞬间感觉到我的脑袋发出阵阵剧痛。当医生摇着头走出手术室的门时,宋晨的母亲瘫在地上。陈飞拍拍我的肩膀说:去劝劝伯母吧,伯母是听你的。我看着已经哭瘫在地的伯母想上前去安慰她,而这时,我才发现我已经迈不出步子了,此时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2.

那天夜里,我坐在宋晨的灵前,看着他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笑容,我惨笑着说:你小子怎么就这么走了呢?你妈谁照顾啊?你小子以前挺开朗得人,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你有姐姐就了不起啊,不是我说,就你姐那样子不可能照顾你妈到老的。你还学会逃避责任了哈!说着说着,我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一月后,又一个噩耗声传来,陈飞在和他人斗殴中将对方打伤,已经被逮捕,判刑6个月。我突然发现我幼年时的好友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那天下午,母亲拍着我的肩膀叹着气说:“去看看阿飞吧!”我想是的,从回到家到现在我还和阿飞还没有好好地聊过。当我去监狱探视阿飞的时候,我问他:你为什么打架啊?他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那小子居然敢骂阿晨,我就揍他小子了。我看着阿飞说:可是,这样毁了你一辈子,你不后悔吗?阿飞说:不后悔,你知道,我从小爸妈就去世了,是宋晨的妈妈还有你的父母将我带大的,你们就是我的兄长,你放心,等我出去了,我会赡养阿晨的母亲。我看着陈飞,突然间发现那个疯疯癫癫的小子似乎长大了。探视结束后,我走出监狱的门,抬头向天空中望去,我发现那天的天空干净得不太自然,没有一丝的云彩。

曾经的曾经

1.

我刚从公司辞职回到家乡的时候,是2011年5月份,那个时候宋晨还没有大学毕业,我站在火车站的出口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到我辞职了,宋晨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接着便是对我的一阵痛骂:“你丫有病吧!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啊!还学别人耍酷,就你那点钱,我看你能撑几个月!”我微笑着向阿晨说:“兄弟,干嘛发这么大火啊!你小子毕业后你就知道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当时的一句玩笑居然成真了。

2011年6月中旬,宋晨毕业了,我当时问过他,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宋晨给我的回答是,我学的教师专业当然是当老师了,要不然还能干什么?7月份的时候宋晨没有考上这座小城市的教师,直到有一天……

“呤,呤”我接起电话,只听到阿晨的声音:“阿颜,你现在有时间吗?出来和我聊会天吧!”我们在一个很小的咖啡馆见面,这是我从7月份开始第一次看到宋晨,我突然间发现他比当初大学毕业要憔悴得多!我上前拍拍宋晨的肩膀说:“怎么了?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和哥哥说说。”宋晨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我们兄弟很久没在一起说说话了,阿飞还没有毕业,现在就只能你和我说说话了。”那一瞬间,我觉得宋晨的笑容那么的不自然。我笑着说:“你小子又搞什么鬼啊?我们这不是之前见面还没有超过一个月呢,你怎么搞得好像马上就要《2012》了一样。”

咖啡馆装扮得很古雅,我很吃惊,没有想到这个很小的城市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我和阿晨坐定,阿晨点了根烟递给我说道:“哥啊,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看着他笑着说:“你小子怎么回事?说吧!”阿晨为自己点了根烟看着我说:“你说我现在给怎么办?教师没有考上,又没有什么手艺,怎么活下去啊?”我看着阿晨,发现他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对他说:“你小子犯什么神经病呢?当初我辞职回来的时候,你丫还不停地骂我没脑子呢!你呢,听我的话,车到山前必有路,知道吗?”宋晨苦笑着看着我,我发现我看不懂他了,他似乎不是我当初认识的阿晨了。我接着说道:“你小子当初那么乐观的一个人怎么现在成这个样子了?”阿晨沉默了一会儿说:“哥,其实你看到的是我装出来的,你知道我的父亲死得早,像我这种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怎样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劝阿晨,宋晨喝了口酒,慢慢的向我讲起了他的最真实的故事。

2.

1988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城镇里,一个婴儿“哇、哇”地落地了,因为是在黎明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起名宋晨。阿晨的家住在一个大四合院中。在他出生的那天正是他的母亲考高工的日子。当然,这一切都拜他所赐,母亲没有考上也是意料之中的。奶奶在那一年摔断了腿,卧床不起。当时他的姐姐已经9岁了,在那个年代男孩就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而且是中年得子,这一切让宋晨的父亲欣喜若狂,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在父亲的怀中的。

宋晨的父亲是一名客车司机,在宋晨1个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出车,可就是如此,宋晨还是经常在父亲的怀里。直到两个月后,父亲的车队下发通知不准工作人员将孩子带进车队,他的父亲才依依不舍地将他留在了家里,那个时候父母开始把大把的精力放在了这个刚刚满月的孩子身上,那些年阿晨得到的爱也许对于今天的他来说是奢侈的。

3.

从那个时候开始,宋晨有了保姆的照顾,要知道那个时候家里能请起保姆的也不多,因为他的父亲是司机,而在那个年代司机是一个非常非常让人看好的职业。那个时候的宋晨是非常幸福的。每天姐姐在放学后开始为他买牛奶,也是在那个时候从一年级成绩就是双百的姐姐慢慢地开始下降了,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姐姐对他夺去了父母大部分的爱而怨恨吧!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想罢了。

那个年代宋晨家是第一个在那个四合院里买得起彩色电视机的人,而那时的他也只有2岁的年纪,因为父母的工作,祖母的年迈,仅仅只有2岁的宋晨被送到了一家工厂办的幼儿园,当然这也是通过关系进去的,因为那个地方只招收本厂员工的孩子。在那里宋晨一直都被看不起,那里的孩子都要比他大,而且那些孩子父母都是从大城市在支援大西北时来到这个小城市的,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那些孩子从小就看不起人,给人一种狗仗人势的感觉。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笑容,也许是想到了从前的那些事吧,我确定我看到的是一种嘲笑,不知道是在嘲笑自己当时的软弱还是在嘲笑那些孩子们。

4.

阿晨默默地坐在那里,他手上的烟在一点一点地燃烧着,我发觉这个只有24岁的男孩似乎有些沧桑了。

那天夜里,阿晨为我讲述了许多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事,那天我们抽了很多的烟,喝了很多的酒,直到酒吧打烊。我扶着已经喝醉了的阿晨缓缓地走在街上,凌晨3点的街上安静得只有阿晨那时而哭,时而笑的声音,我知道其实有很多东西一直压在他的心口,这样发泄出来也许对他来说是件好事。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最终他会选择结束生命来得到解脱。

在阿晨去世后的第三个星期,我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使得我必须离开这座小城。我去看望过阿晨的母亲,她似乎还没有从打击中脱离出来,而那天我也没有见到他的姐姐。在我收拾行李准备要离开的时候,我想到了陈飞,我决定去探望这个兄弟,我拖着行李来到看守所,阿飞对我说:因为他表现好,看守所已经为他减了两个月的刑期,再有三个月他就可以出来了,我看着阿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那天,阿飞说了很多。我知道他已经无法继续念完大学了,因为他被判过刑,学校已经将他开除。阿飞说:出去后,他会找个地方打工,养活阿姨的。在探视结束后,我准备离开的刹那,我听到阿飞淡淡地吐出了一句话:哥,离开这个城市在外面就好好地活下去。那一瞬间,我发觉我的眼睛湿润了。

5.

两天后,我来到了那个陌生的城市,忙碌的工作已经很久没有让我再静下心来为我的兄弟写这些东西。直到那天,我接到了阿飞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已经出狱了,正在努力地寻找工作,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兄弟们,于是我决定再次坐在电脑前继续为阿晨写这些东西。

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阿晨在酒吧里的表情,我记得当时在他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一个只有24岁的孩子该有的那份快乐。酒吧里的灯光一直都是昏暗的,阿晨拿起酒杯一口喝掉杯子里剩余的酒,慢慢地说:“哥,我和你认识是在小学吧!”我看着他点了点头。阿晨接着说:“我真的想找个人说说我自己。”我默默地看着阿晨说:“说吧!你心里有什么不爽,说出来哥听听,发泄发泄也好!”接着,阿晨趴在我的肩头,呜呜地哭出声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个时候我知道这样才是阿晨最好的解脱办法!

6.

2011年6月的那个晚上,宋晨开始给我讲述我不知道的那些点点滴滴的事:在宋晨上小学一年级的那年,他们所在的那个四合院要被拆迁掉,成为一家国有企业。当时,这座小城新的领导班子上来,做着各种的新的城市改革,我们3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相遇的,我、宋晨、陈飞3个人就在那一年,搬到了父亲单位的房子里,3个人开始成了最好的伙伴,一直没有变过!

在这个圈子里,我成了他们的老大,我的父亲因为身体的原因从车队上退了下来成为车队的安全员。我一直都不能忘记,那个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我的父母当然还有宋晨的家人和陈飞,我不知道来人对父亲说了什么,父亲一脸的惊讶,急忙上车走了。我只看到阿晨的母亲面色焦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年幼的阿晨和阿飞傻傻地看着伯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知道多年后我才明白那个时候当一个车队的安全员和交警一起去处理事故的严重性!

第二天的中午,我看到父亲拖着沉重的身体回来,当时阿晨的母亲拉着我的父亲问了很多东西,之后便晕了过去,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冬天的夜里,阿晨的父亲开着大巴车往成都去了,带着40人去四川,其中有阿飞的父母,然而在盘山公路的时候发生了车祸,阿晨的父亲和阿飞的父母全部遇难。从那个时候开始,阿晨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而阿飞却成了孤儿。

7.

那个时候我们家里便常常帮助他们,那个时候我便成为他们两个人的大哥哥,不论什么事情,我们3个人总是一起,在那个时候,阿晨和阿飞便成了很多小孩子眼中的大坏蛋,他们只要和其他人一言不合,便开始上手打架,为了这样的事情,阿晨的母亲和姐姐没有少教育他,但是,他每次还是一样地去做这样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时候我的父母也说不要让我和他们走得太近,害怕他们会带坏我,我却每次都偷偷地和他们一起玩耍,那个时候总觉得每天都是快乐的,上学、放学、一起回家、一起玩耍。在后来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起打架,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很大,为了这些爸妈还有哥哥总觉得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为了打架的这种事情,我不知道挨了多少揍。可是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他们是我的兄弟,我不能让他们受任何一点委屈,而那个时候的阿晨一直都是笑嘻嘻的,大大咧咧,一种没心没肺的感觉,似乎烦恼和他是隔绝的。

8.

烟雾依然缭绕着,阿晨的脸在酒吧昏暗中已经无法辨析清楚,我只能通过声音来听着他的那些我不知道的故事。

伯父去世前,那个时候的宋晨的学习是班级的前3名,每天回到家的他都是很开心地去做作业,看电视,甚至在其他时间还和院里的老人们下下象棋,那个年代,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脑。可是,当伯父刚刚去世的那一个月的时间里,阿晨的脸上没有过笑容,我们没有见到他在院里和小伙伴玩耍,没有见到他和老人们下棋,那段时间的放学路上,宋晨与阿飞都不会和我们同行。阿晨笑着说:“那段时间,我和阿飞,几乎天天在放学的路上和其他班里的同学打一架,当时没有叫上你和我们一起去,是因为我们不想连累你回家挨揍。”我听完后笑着说: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那个时间段没有打过架,你还怕连累我,说实在的,我们那个时候交的检查比交的作业还多啊。

那个时候是不是每次都特别盼望我去找你啊,我笑着说。阿晨也笑了:还真是,不过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你也没少吃闭门羹啊。我们两个在这一瞬间如同两个傻子一样,坐在位置上“哧哧”地笑着。

9.

阿晨又从桌上拿起一支烟,点燃后说道:“哥,你还记得后来阿飞因为打架转学后的事情吗?”我笑着说:“当然记得。”阿晨叹了口气道:“你比我和阿飞大一届,后来你放学晚了,阿飞又去别的学校了,我就成了一个人,那个时候我每天都是跟一家厂院的车回家……”说着说着,阿晨叹了口气。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打阿飞换了学校后,从那时起,阿晨每天都会跟着那家厂院的车回家,那辆厂车只是接送在那个学校的职工小孩,一切仿佛都回到了他3岁那年,那里的孩子就如同他在幼儿园一样的目中无人,也是从那年开始,阿晨变成了一个人,每天和那里的3、4个孩子打上一架,似乎已经很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往往打架的结果是没有变过的,每次都是阿晨被打,然后接着被羞辱,然后阿晨默默地记下来,在第二天的时候还回来。直到那次在车上,阿晨敲破了一个孩子的头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坐过那辆厂车,那次打架后阿晨被母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从那以后,阿晨再也没有和任何人打过架,但是那个时候的阿晨学会了一句话:我不惹事,但是不代表我怕事。

10.

那个时候的我们不论家里人怎么打骂或者怎么受委屈,但自己总是开心的,没心没肺地过着日子,那个时候就好像现在人们说的那样,我们几个人是那个小城最后一次需要小学升初中考试的一批人。结果,我去了第二中学,而阿晨和阿飞他们,一个去了第四中学,一个去了第七中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3个人就彻底的被分开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三个人的交集越来越少了。从那一年起,这座小城里的第四中学的孩子们都比较喜欢斗狠,那个时候阿飞的生活除了打架似乎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而我在第二中学,再加上哥哥就是在这个学校毕业的好学生,那个时候似乎这里的老师都很照顾我,我没有其他的忧虑,只能学习。

那个时候也许是青春期的荷尔蒙在体内作怪的原因,人总是那么叛逆,越是安逸地生活越觉得他们管我管得太严,没有自由。那个时候阿晨在七中的生活也挺好,他是当初以倒数第4的成绩考入七中的,在班级里,因为姐姐的原因,他提前学了很多的初一的东西,结果在初一的第一学期的中期考试时,阿晨考了全年级第二名,那个时候阿晨的母亲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儿子重新开始好好学习的样子,那样的欣慰。

11.

“哥,你知道吗!其实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会好好学习,然后一直这么下去考上高中,大学,找份好工作,好好地养我妈。”我看了阿晨一眼说:“其实你现在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哇,你丫还这么愁眉苦脸的,做什么呀?”阿晨看着我说:“就我这专业,没考上岗位,后面的事情会越来越烦。”阿晨喝掉杯子里剩下的酒:“我这怎么能算是愿望实现了呢,这个愿望差得太远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给自己酿的苦果,我谁都不怨,只是现在觉得有些恨自己的很。”我看着这个长大了的孩子,慢慢地靠在沙发的背上。

那一年是1999年的后半年似乎有神灵护佑着宋晨,成绩很好,那一年宋晨10岁,不要说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就是一个成人在名次和荣誉面前都会有满足感,而宋晨恰恰也是这样的,结果2000的年初,所有的一切在悄悄地改变着,宋晨的成绩开始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而且从那时开始他就有了严重的偏科情况。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和班里的其他人一样,喜欢玩耍,喜欢惹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宋晨开始偷偷地撬开家里书柜的锁,开始了偷看小说,这种被家里人称之为“闲书”的东西。那个时候宋晨的母亲常常到我家里来向我父母哭诉说,每天尽读些中考不考的,以后怎么考高中啊。

那时年幼的宋晨依旧我行我素着,从来都不去听母亲的话,那个时候宋晨的姐姐也已经考上了大学,没有人为他辅导,从此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12.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回过家乡,但是总是能想到宋晨那天夜里的每一句话和他的每一个故事,我想我必须为我的兄弟将这个写下去了。

2014年1月,我离开了生活了差不多3年的无锡,来到北京,在26、7岁的年纪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很多人说他们很佩服我,敢在27岁这个应该稳定结婚生子的年纪去北京这样的城市奋斗,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实就是最流行的那个网络名词,我必须为我自己奋斗了。

在北京的生活虽说有自己的亲人,但是我似乎觉得还是少点什么,总是让我不断地想起阿晨,阿飞。我和老家通过电话得知,阿飞出狱后在一家汽修店做着学徒,日子也算过得充实。

13.

时间回到2011年的那个夜晚的小酒吧,阿晨无力地给我讲着自己的故事。

2000年,一个千禧年的开始,这是宋晨跨入初中的第二学期,没有劲爆的打斗,他还是和往常一样,上学,放学,玩耍,成绩下滑,从当初的全科及格到现在的3门不及格,随着科目的增加,阿晨的成绩开始降低。阿晨说:他一直都忘不了,那天英语老师对他们说的话,你们现在就是挨打的时候,小学老师不敢打你是怕打坏了你,高中老师不打你是怕打不过你,所以,你们都明白的。当时他只当是一句玩笑话,可结果从初一的第二学期开始,阿晨的挨打生涯也随之开始了。

到了初中的第二年,宋晨的成绩已经到了全班的倒数几名了,当然除了文、史、地这些学科,那个时候的宋晨已经开始厌学了,学习对他来说似乎成为一种负担,没有任何的动力。每日里都是漫画,小说抱在手上,上课,放学从来不离手。

2001年,阿晨的初三生涯开始了,初二第二学期,阿晨的所有主课成绩总分只有200分左右,阿晨的母亲非常头疼,这样的分数别说是高中,就是一般的中专都很难考上。每次阿晨的母亲都会到我的家里哭诉,母亲是个心软的人,她决定让阿晨每天到我家里来,一同与我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他。那个时候起,阿晨也似乎明白过来,每天都是认真地好好地学习,直到第二学期的摸底考试,阿晨的成绩都有着稳步的提升。

14.

酒吧要打烊了,我扶起阿晨,一步步地走出了酒吧,路上阿晨发了疯似的唱歌,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都不会撒酒疯的,我知道他醉了,也在发泄着,就像阿晨自己说的,他总是喜欢幻想,城市的伪装过于的繁华,可是当所有的幻想被现实击溃时,阿晨却再也无法从自己的心中走出来。

当我要送阿晨回家的时候,他抱着我号啕大哭,说自己不想回家,我们只好重新找了一个可以通宵的酒吧,继续听着他的故事。

2002年6月,阿晨的中考结束了,阿晨的成绩是450分,当然,这样的成绩不可能考上高中,那段时间里,阿晨的母亲为了他不停地托人找着关系,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上高中,然后上大学,一直到毕业。按照以往的惯例,要自费上高中的话,差1分那就得一千块,对于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阿晨的家里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

酒吧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了,只剩下诉说故事的阿晨和听着故事的我。说到这里,阿晨顿了一下,接着说:人们都说傻人有傻福。也许我就是那个傻人吧。

那一年,可能真的是神灵眷顾了阿晨,这座城市的第二中学居然没有收取高额的费用,只是每个人交付3000元就可以读这所学校了,就这样,阿晨和我在了同一所学校,比我低一级。

15.

这一年,我们两家人都从那个大院中搬了出来,到了这座小城不同的角落,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来往,唯一的就是在学校里还能开开玩笑,聊聊天。阿晨的高中生涯开始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懵懂的心开始了青春期的悸动,那个时候的孩子觉得,现在自己不去谈场恋爱都不好意思跟其他人打招呼。既然说到了恋爱,那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将它加进来,因为他将是阿晨高中生涯的全部。

恋爱,在那个懵懂的季节

1.

爱情,很多人在这个方面都是无法张口来诉说的,因为这里面涉及了很多的隐私,那天夜里,当阿晨说到恋爱的时候,他张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哥,你还记得黎儿吗?我对不起她!”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我拍了拍阿晨的肩膀,说道:“好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阿晨苦笑着点了点头。

2003年的夏天高一的日子结束了,阿晨的政、史、地和语文的成绩在全年级都是前几名,可是其他学科的成绩那就没法说了,结果总成绩下来阿晨排在全年级的倒数第4的位置上,放假那天阿晨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挨打,这个肯定是躲不掉的。

2003年的那个夏天,学习对于阿晨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也就是那年的夏天,阿晨的母亲为他办理的休学手续,阿晨收拾了行李,踏上火车,离开了这个城市,阿晨没有给我和阿飞留下任何语言,然后就这么在那个城市消失了,当阿晨回来的时候,他总是不愿意提起03-04年他的事情,直到那天夜里,阿晨才把那一年的事情告诉了我。

2003年6月,阿晨来到了自己表哥那里,在那里,表哥没有让他去打工,居然把他留在了租的屋里开始学习,而表哥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那段时间阿晨的表哥常常出差,而阿晨就留在那个与其他人合租的房子里。因为阿晨没有工作,没有钱交房租,每次都是表哥在帮他,终于有一天,阿晨和一同租房的人大打出手!最后表哥没有办法只好从那个房间里搬了出来。就如宋晨所说,那个时候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后来才发觉那个时候任性的自己给表哥惹了不少的麻烦。

2.

2014年的年初,我回到了家乡,父母来到车站接我,下了火车,母亲拍了拍我的后背说:臭小子,一年回家一次,你也老大不小了,不知道给我们带个女朋友回来。我望着母亲哧哧地笑着。之后我张口便问:阿飞还好吗?母亲叹了口气,淡淡地说:阿飞出狱后,在一家汽车修理公司做学徒,日子过得还好,听说要结婚了!我笑着说:那太好了,这小子终于要成家了。

两天后,我接到了阿飞的电话,说他马上要结婚了,请我去参加婚礼,我欣然同意。婚礼的那天,阿飞异常地兴奋,直到很多朋友都离开后,阿飞搂着我的肩膀呜呜地哭着:哥,我想阿晨了。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活着,我想这阿晨也是愿意看到的。

那天,我和阿飞聊了很久,我才知道,很久以来我们都错怪了阿晨的姐姐,当阿晨出事后,他的姐姐在赶回这个小城的路上出了车祸在医院躺了5、6个月后,阿晨的姐姐要带走伯母,可是伯母说什么都不离开,每次都在喃喃自语:我的晨儿会回来的。姐姐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每个月将钱寄给阿飞,由阿飞来赡养母亲。而阿飞出狱后,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没有人要他,终于在这家修理公司站住了脚,阿飞将宋晨的母亲接到身边,开始细心地照料,阿晨的母亲因为受到的打击太大,人似乎已经有些痴呆了。

3.

2004年,阿晨回来了,母亲已经为他办好了上学的所有手续,开学之后,阿晨来到了学校,而那时的我已经考上大学离开了这个城市。阿晨回来后直接上高二,阿晨的母亲希望阿晨能够读理科,因为在那个时候,理科的就业相对很是宽广,而阿晨知道自己的水平,不顾母亲的反对,选择了文科。因为阿晨在休学前就是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在他读高二的时候,他见到了很多以前便认识的兄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阿晨认识了阿岩与黎儿,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阿晨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阿晨自己说,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和阿岩认识的,当他选择了文科进到这个班级的时候,他还只是和一群男生混着日子。只是依稀地记得,当时他为了有钱可以买烟抽的时候,写了一篇微小说发表后,得了一些稿费,然后这件事在整个班级里传开了。那个时候的阿晨可以算是班级里的名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宋晨开始注意到了阿岩,那个时候的阿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阿晨喜欢和她聊天,久而久之,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4.

那个时候的我还在大一的学业里厮混,一天阿晨给我电话说:他喜欢一个女孩,他觉得和她一起聊天很开心,没有那么多的压抑,可以说说自己的心事。现在想来,那个女孩就应该是阿岩了,那个时候的阿晨心里一直将阿岩当做自己倾诉心事的对象。那天夜里,阿晨告诉我,他之前一直没有告诉阿岩自己喜欢她,他害怕打破他们之间那种氛围,他害怕失去阿岩。我想其实那个时候的阿晨对于阿岩,他之所以没有戳破那张横在两人之间的薄纸,是因为这种感觉不是爱情。然而,那个时候年少的阿晨却把这种感觉当做了爱情。

日子总是这么一天一天地过,而这个感觉也在阿晨的心里一天天地滋长着,有一天,阿晨想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阿岩的时候,却听到了阿岩的故事那一刻阿晨将这样的想法再一次地压在心里。

5.

2014年,春节过后,我来到了北京,离开家乡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心里其实挺欣慰的,看着阿飞有了自己的家庭,听到很多儿时的朋友过得都很不错,我想也许我也应该努力地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只是在踏上火车的时候,有一种失落,这个城市,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阿晨,那个从小一起玩耍的好兄弟。

6.

当阿晨在处于最痛苦的时候,上天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玩笑,当然这个也可以算作是阿晨自己给自己开的一个玩笑。

2005年下半年,阿晨成功地升到了高三,然而当时由于理科的压力过大,不少的学生在那一年纷纷转投文科的怀抱。结果导致了高三年级的两个文科班人员爆满。在炎热的教室中,根本不可能学习,无奈之下,学校从这两个班中抽了部分同学组成了一个新的班级,而阿岩就在这群人员当中。

也是在那个时候,阿晨认识了另一个女孩,也是让他到死的时候都对不起的女孩——黎儿。

7.

黎儿,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我和黎儿认识很久,黎儿的表哥当时和我一个班级,而黎儿经常到我的班级里来找他。

2005年上半年也就是阿晨高二第二学期的时候,黎儿从理科班转到了阿晨的班上,那个时候黎儿和阿岩成为好朋友,可那个时候,其实阿晨和黎儿的关系非常地不好,他们两人之间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交集。然而,当阿岩离开这个班级之后,阿晨和黎儿居然成了同桌。

慢慢的阿晨和黎儿开始有了交谈,直到有一天,黎儿半开玩笑地说:要不我帮你追阿岩吧!阿晨知道他和阿岩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能了,阿晨笑着说:我喜欢你呀,要追也是追你。黎儿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2005年12月,阿晨再次对黎儿说,他喜欢她,黎儿依旧没有回答,直到有一天,黎儿对着阿晨说:现在开始有些喜欢你了。那个时候的阿晨只是傻乎乎地笑着。

8.

那天夜里,阿晨说到他和黎儿的时候,我明显地可以看到阿晨脸上罕见的真心的笑容。

那时阿晨的母亲对他是很严格的。而那个时候的阿晨其实只有16岁,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早已在阿晨的心里埋下了种子,阿晨总是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去和黎儿约会,每天阿晨都是在1点钟之后回到家,而总是告诉他的母亲,他去补习了。也正是那个时候,阿晨和黎儿初尝禁果,少年阿晨在生理上从一个男孩转变成了一个男人。

9.

2006年4月,那个时候的我刚刚大二。有一天我接到了阿晨来的电话,他向我借钱,我问他原因,他没有告诉我,我当时以为这个臭小子又打架打伤了人,我急忙给他汇了几百块钱过去。直到那天夜里,阿晨才告诉我,其实是黎儿那个时候怀孕了。

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黎儿怀孕了,阿晨那段时间的脾气非常地差,也许是因为黎儿怀孕的原因吧,那段时间阿晨四处借钱,带着黎儿去了医院。堕胎之后,黎儿不敢回家,阿晨只好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间,让黎儿在里面静养身体。而阿晨从母亲那里骗来了钱去还掉他所欠的外债。一个星期后,黎儿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也开始上学了。而阿晨却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

2006年5月底,离高考也就半个月的时间,黎儿突然告诉阿晨,她的经期没有来,那一瞬间阿晨呆住了。可是几天后,黎儿又告诉阿晨,她的经期又恢复了,那时,离高考只有四天的时间了。

10.

2006年6月7日,高考开始了,对于整个高中生涯都没有学习的阿晨来说结果可想而知,高考落榜是必然的。高考后,阿晨告诉母亲,他要离开这个小城,他不喜欢学习。然后,阿晨再一次收拾了行囊,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一路去了云南。

离开的那天,他给黎儿去了电话,当黎儿听说他要离开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们分手吧。阿晨知道他和黎儿之间没有可能了,于是也同意分手了。就这样,他和黎儿再也没有见过面。

天快亮了,阿晨抬起头看了看外面的天空,然后说:我离开这个城市之后联系过黎儿,可是她的家人说她去了北京。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是听以前的同学说她现在过得很好。

11.

天终于大亮了,而这个时候喝得醉醺醺的阿晨已经窝在沙发上睡着了,他的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也许这个时候,梦境才是阿晨最向往的。

通宵的酒吧终于要打烊了,我叫醒醉醺醺的阿晨,扶着他将他送回了家,然后,当阿晨给我讲完故事的第三天,阿晨选择了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这个伪装得太过繁华的城市。我不知道阿晨的大学生涯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忧伤的,抑或是平淡无奇的。然而这一切在阿晨结束生命之后也随之结束了。

好好活下去

北京,大城市,我来到这里已经两个月了,两个月的时间,我已经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方式。上班、下班、拥挤的地铁,阴暗的雾霾,所有人的脸都如同戴着面具一般面无表情,匆匆地从你的身边擦肩而过。

“颜哥?”一个声音在我的身后响起,我回过身去才发现是很久不见的黎儿,阿晨曾经的女友,黎儿依旧那么的漂亮,一头长发,白皙的面庞,唯一不同的是,她的手里牵着一个小女孩。

我带着黎儿和小女孩来到一个餐馆,黎儿告诉我,当年高考失利后,她就来到北京了。而我告诉黎儿,我知道了她和阿晨的事情,黎儿看着我问:“阿晨还好吗?”我苦笑着告诉黎儿:“阿晨去世了。”那一瞬间我发现黎儿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为此我急忙转移话题:“你结婚了吧。”黎儿抬头看着我说:“没有。”我吃惊地望着黎儿,黎儿淡淡地笑着说:“颜哥,你知道我和阿晨的事,我也不隐瞒你了,高考前,我又怀孕了,也就是这个孩子。”我当时苦笑着看着黎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走出餐馆,我准备打车送黎儿母女回家,黎儿拦住我说:“我们离这里很近的,走回去就可以了,颜哥,天也很晚了,你早点回去吧。”我笑着说:“好吧,以后有什么事情和我说。”黎儿点了点头,带着孩子,一步步地走了。

望着黎儿和女孩远去的背影,我觉得释然了,阿晨走了,可黎儿和孩子还坚强地活着,我站在路边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街道,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我突然想到阿飞在狱里对我说的那句话:哥,出去了,就好好活下去。

是的,好好活下去,不论是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写在前面的话 一直想要写这样一个作品,以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为原型,撰写这样一批出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普通人,他...
    只道寻常客阅读 1,430评论 0 1
  • 写在前面的话 一直想要写这样一个作品,以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为原型,撰写这样一批出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普通人,他...
    只道寻常客阅读 780评论 1 2
  • 姐姐大我四岁,幸亏有了她,才有了我。要是头一个是男孩,估计在家里就是另一个孩子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姐姐是一下...
    自南向北阅读 2,540评论 2 3
  • 生于八十年代,是好还是不好? 我不知道。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我姐说,我妈生我时,那是个大冷天,家里什么吃的...
    扫龙游侠阅读 1,846评论 0 3
  • 我出生于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 那是个朝气蓬勃的时代。 虽然有躁动,但更多的是生机。 ...
    刘甲米阅读 2,8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