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讲冯骥才先生的《刷子李》,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抛出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哪些段落是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侧面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
这个问题一出,不出意外出问题了。孩子们不约而同找到了课文第五自然段,都认为这一段是直接描写。这可倒好,我还想“弯弯绕绕”,人家“直奔主题”了。可这一段并不是直接描写呀,但是我并没有打断他们,而是立刻跟着他们的思路调整了自己的安排。我出示“这哪是一位粉刷匠,甚至算得上是一位( )”这句话,让他们练习说话,并根据文中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也是备课时预设的和这一段相关的问题,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他们也说出了“画家”、“舞蹈家”、“音乐家”等,并给出了理由。
等他们充分交流之后,就该我来了。我说“你们讲的很好,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说话完整。但是在你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了一个词,这个词足够'打脸'你们所有人。”孩子们立刻露出怀疑的神情,于是我不断重复,“只见师傅”,“只见师傅”,“只见”,“只见”,有的孩子开始有所发现,他们举手说这一段不是直接描写,是曹小三的所见所闻,应该是侧面描写。我一看“水”都到面前来了,再不挖渠就不合适了,于是就说“对呀,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找到这一段的吗?哪些是对刷子李的“直接描写”,没有找对没关系,那咱还要接着找。”于是“跑”了好远的一大群,又回到了“正路”上。
课后,我一直在回想这件事,并深以为有些时候看似被学生“带跑”了,只要老师心中有数,不妨跟他们“跑几步”,也许你会发现更有趣的风景。但前提是老师自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不至于被学生“牵着鼻子”收不回来。
学生脱离自己预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咱别急于拉回。让他们跑一会儿,再因势利导、设法引回,也不是不可以的。一个老师课上到一定程度,只要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地位守得住,那么在课上“随'生'所欲,而不逾矩”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