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DISC这个词很久了,也在网上做了测试,自己的D、I值又很高,然后看了相关的解释,觉得恩,蛮准的,最后一看双证班5800就想了,这个值吗?什么时候能赚回这个钱呢?不就是讲怎么沟通的吗?带着这些问题参加了16日李海峰老师的DISC广州面授课。我早上6点出家门,跋山涉水,穿山越岭啊,晚上7点回家门。又是坐电单车,又是赶高铁,又是打的,又是地铁,又是步行,但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什么是DISC
看这张图片也许你就大概知道了DISC所代表的含义,他是通过专业软件评测的可参考的结果。你会看到你哪个区域的分值高一些,如下是我的测试结果。
很典型我内在是个I型的人,自嗨型,哈哈。然后你怎么利用你的I呢?又怎么避免I带来负面影响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DISC只是一个工具,但你怎么利用工具来提升自己,让你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才是你最需要核心掌握的。现在社会已经与过去发展不同,不再追求好的对的,大家更关注的是不同点,多元包容已经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趋势。DISC的性格特质不再是好坏的体现,而是大家的风格特质,只是所占比例的不同而已,而且这些DISC特质是可变的可调整的,你运用的恰当就是优点,运用不恰当也许就坏了你事。
比如问题来了。你觉得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当领导?D?错,答案是不一定,四种特质的人都可以做领导,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DISC特质会有不同价值的发挥带来不同效应。成年人由于受长期思维定势的影响,非常局限与自己的想法, 比如经常给出独断答案,非黑即白。而现实生活中,答案往往是不一定,需要我们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海峰老师在课堂用了两组例子来诠释人物性格,张飞关于刘备诸葛亮,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进一步深挖怎么带团队,怎么经营你的婚姻家庭。妙语连珠,金句不断,意犹未尽。
课堂金句
先做事,再做人,最后做自己
上镜长期不用就变得没用
问领导心目中,你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就知道你是否有替代性。
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
人际敏感度,直接影响你职场上升的高度,工作是汇报出来的
认识不等于了解,认识是一个管理付出的过程,了解是激发投入的过程,团队的管理者两者兼备
做管理者,要有一颗成就他人的心,培养接班人
批评员工要具体到具体的行为上
21世纪人才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对人才的合理运用与管理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管理者不是做固定资产盘点,而是盘点团队中有多少人有用好
多给领导选择题,不要给判断题,问答题
个体成长不要受限于组织和个人
领导是你非常重要的资源
事做了,还要照顾领导的情绪
形成共同文化,可以减少企业内耗
会做事的人很多,会做人的人不多
行业,职业,姓名VS圈子,能力,标签
告诉对方,在这个世界上你与其他人不一样
评估:行与不行VS测评:哪方面比较突出
先传递我懂你,而不是单纯地表达我爱你
注意力在那里,生产力就在哪里
给生命中重要的人分类,排序,人的精力有限
不要去羡慕那些牛人,他们只不过比我们老
有能力用比你厉害的人,你才厉害
不懂就问,一方面会受限于领导的能力,二来也要看领导的时间与意愿
加班因为你爱家板
跳槽不重要跳高重要
缺了我不行,有天就真的缺了
生气的时候不要讲道理
管理者很难放下恐惧和骄傲
演讲特点:大肢体语言,丰富表情,增加形容词副词表现画面感
一味借用过去的成功经验会成为你未来失败的原因
沟通最大的误区:我以为……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给的
人与人是不同的,参与产生责任感
不可取代的能力,受人欢迎的性格特质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成熟的人让自己幸福,不要当受害者,你自己就有力量。
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三点收获
1. 进一步了解自己:保持自己的自信,独立,热诚和毅力,友善沟通力,保持工作中的效率,敏锐和客观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耐心,缜密和准确性。
2. 沟通中要暗示自己放下自己的恐惧和骄傲
3. 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识人敏感度,利用DISC行动指南,学会与每个人恰当沟通,最后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行动计划
1. 列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清单(爸爸妈妈,老公,孩子)判断DISC;
2. 列出同事清单(大猫,狐狸,小猫,小白)喜欢的人列出缺点,不喜欢的人列出优点;
3. 再看一遍报告,列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意见(今天完成);
4. 书看完一遍(今天完成);
5. 找人分享(本周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