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远,那么近,这是我和普洱的故事

我之前从没想过,生长在北方的我会和这座叫做普洱的小城扯上什么关系。

2015年底,我们一家旅行不经意路过普洱,被突如其来的、未经雕琢的大自然所震撼。

2016年,我几乎认为普洱会是我们和玲珑的第二故乡。

转过年来,我们却和普洱擦肩...

此时的我,坐在北京的家中,泡了一杯来自普洱深山的咖啡,想和你讲讲我和普洱那么远那么近的故事。

若,只如初见

云南之于我们,是种情节。

记得6、7年前,还在做俄语入境旅游的我,一直想开拓云南市场。为了考察前后跑了几次丽江、香格里拉,甚至一度想移居丽江。虽然最后作罢,但小小的梦想像种子一样,在生命里生根发芽。

2015年的冬天,我们打算去西双版纳避寒。有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得知后向我力荐普洱,她说,一定要去普洱,你们一定会喜欢的!当时普洱两个字,对我来说除了茶以外再无其他。从昆明出发去版纳正好也顺路,那就去看看吧。

等真正开车下去的时候,才知道这段路程是有多么考验技巧和耐心。经过7个小时的山地高速之后,我们到达了朋友推荐的普洱小熊猫庄园。

见到这些散落在森林里的木屋别墅,呼吸着山间特有的清甜空气,我知道朋友所说不假,我们的长途跋涉,值得。

第一次如此贴近自然,我曾这样写过。是的,沉浸在森林中的小木屋,被薄雾和鸟鸣环绕的清晨,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的动物和植物,抱着大腿要苹果吃的小熊猫,万亩普洱茶山,还有最难忘的在原始森林中漫步采蘑菇...

即使后来经历过很多的故事和时光,我依然记得当时惊奇和欣喜。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难忘,让我在离开普洱的晚上,决定用写《玲珑漫游记》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和玲珑的旅行和成长。

开启,宝藏之门

现在看来,当时写的普洱游记是多么肤浅呢。那个时候只是觉得普洱的大自然好美。但又岂止是美,它就像一个散发着魔力的宝藏,等着懂的人去解读去挖掘。

因为写了关于普洱的旅行故事,网络上很多不相识的朋友来咨询,想要复刻我们的旅行。于是我和朋友们把这次旅行做成标准化可复制的旅行产品,放在我当时工作的旅行平台分享。那段时间,让我有了更多理由和精力去深入了解普洱,也越来越发现,这座宝藏资源如此丰富,远不曾被世人所知。

在2016年秋天,被大自然的魔力牵引着,我决定去普洱,亲自开启这座自然宝藏之门。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位久居北京的普洱爸爸推荐给我的,这本书让这位爸爸毅然带着孩子回归普洱的自然生活,也让我下定决心去普洱解读自然。

不再是游客的一面之缘,也不是身处北京的远程作业,在我把自己当做这片土地的主人的时候,我被大自然的奇妙所感动,更被生活中这片天空下淳朴有趣的人所感动。

11月27日。

适逢普洱大三铁,我坐在皮卡车里穿越普洱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为跑者们加油。

在森林里穿梭,我是多么羡慕恣意奔跑的人,甚至是羡慕坐在后兜里拍照的摄影记者们呐!热带雨林、瀑布溪流、和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我想要有机会,在芭蕉叶下、溪流边、菊花旁铺一席餐垫,来次自然中的下午茶。

11月29日。

在大山深处的村寨散步。我生平第一次摘咖啡豆,深红色的咖啡壳甜丝丝的,里面的豆子还穿着白衣服,几乎看不出咖啡的模样。从种子到杯子,他们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而普洱,竟然是星巴克、雀巢、麦当劳所用咖啡豆的主要产地啊!我这才知道。

午饭在小野菜馆,当地朋友帮我点了特色菜野番茄炒野韭菜。如果不是亲见,我一定会以为这会是某大学食堂出品的黑暗料理。但是尝一口真是惊艳啊,破天荒的吃了两碗米饭。朋友说,这并不算什么野,春天的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山间寻野蜜,就挂在树梢上,稍稍一碰就落下来,那才叫野。突然觉得这山间小馆的名字竟如此有韵味,小野,不是野蛮的野,是自然清新的别致的野。

12月26日。

相比北京的天寒地冻,普洱正是樱花季。满是翠绿的茶山上零星点缀着樱花,让人不由心生欢喜。要不是亲眼见,我甚至无法想象普洱的冬天是这么美。每年的春日赏樱季,只道京都、武汉、无锡,可春天赏花本就是寻常事,哪有万物凋零时瞥见樱花来得惊喜呢?

1月18日。

冬樱花对于外乡人来言,是美和欢喜。但普洱人会说“樱桃花开猪泪流”每到年底,普洱像很多云南的地方一样,要吃杀猪饭。村子里家家户户择吉日杀年猪,邀请亲朋好友一同来吃特别热闹。

这天我们开着皮卡车进山。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里,一位老奶奶见了我们老远就打招呼,盛情邀请我们去她家吃杀猪饭。我站在皮卡后兜里,完全不敢相信。邀请陌生人去家里吃饭啊?!这是要多淳朴才可以。我傻傻的一个劲儿点头,恨不得马上跳下车随老奶奶去院里大吃。同行的人拉住我说,你忘了还有任务在身么?哦对,辜负了淳朴邀请,却清楚的发现,普洱令人震撼的岂止是大自然,还有在大自然的呵护下生活的人们!是怎样的呵护能让他们如此美好,没有一丝杂念?

1月19日。

由解读自然到接触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为了了解普洱的咖啡,我们跑去咖啡大叔的家里看他烘焙和研磨,听他讲如何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回到普洱烘咖啡的故事。他给我们讲烘焙咖啡的温度时间各种参数、讲如何品尝咖啡的时候,眉眼间尽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晚上如愿以偿的吃上杀猪饭,味道带来的感动自不必说,主人家一看到菜下去了就立刻来填,怎么怎么都吃不完。吃到入夜,看烘烤猪肉的火光跳跃,怀疑这里还是不是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

我在朋友圈里记录了【在普洱的那些疯狂小事】,但是有关天地、人物和梦想,很多很多,并没有仔细梳理。我那时候想,有时间一定要写份《森林生活笔记》来记录我和普洱的故事,有关生活本质的故事。

转折,结束 OR 开始?

转过年来,一切看上去才刚刚开始,却要结束了。

也许是感性如我,并不适合诸多事务的牵绊,更多的是平衡梦想和现实、工作和生活时的力不从心,我的生活半径被重新定格回北京。

和普洱,又要远隔大半个中国了。

遗憾么?那么珍贵的宝藏,我再没法亲自去发现了。当然自有他人,却不会再有我的想法和模样。

但是对大自然如此近距离的窥探,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发现所谓的美好和不堪,仅在一念间。

并且是何等幸运啊,在普洱期间有幸结识了瓦片姑娘、诺基亚大哥、果子妈妈等一票想为普洱,也为自己做点什么的小伙伴。看着他们的生活和梦想,让我觉得普洱并不远。

虽然擦身而过,我还是想把对普洱的印象讲给你:

没有丽江的玉龙雪山,

没有大理的苍山洱海,

没有腾冲的温泉古镇,

普洱甚至没有值得称道的景点。

但是我依然很爱它。

去别的地方,是旅行。

去普洱,是生活。

也许吧, 在不久以后,我会再去普洱,小住几日,好好生活。 将来未来,有谁说得准呢?

读完上面的文字,也许你也好奇初见时的旅行故事吧,下面几篇文章记录了15年冬天的云南旅行

冬日“云”游记之四 | 在普洱,第一次如此贴近自然

冬日“云”游记之五 | 西双版纳,暖暖的缤纷世界

冬日“云”游记之三 | 抚仙湖畔的神仙生活

之后,会陆续更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