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贝公益第一期主题征文活动
天上月团圆,
地上人团圆。
在桂香扑鼻的惬意里,
在疏影横斜的画卷中,
又一年中秋佳节不期而至
又是一年中秋时,圆月空中升,又是一年农忙时,中秋庆丰收。借月饼搭时光隧道,重返儿时,找小时候的回忆和味道~
小时候在农村,每逢中秋节的时候,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忙着收玉米,忙着收地瓜,忙着收花生,但妈妈总会在中秋节的前后给我们买月饼吃。那时的月饼就一张纸包着,四个一斤,月饼酥酥的皮,甜甜的馅儿,回味好久的美味。想到月饼就想到家的味道。
有传说,唐明皇游月宫,吃了嫦娥做的仙饼,回宫后难忘美味,遂派人制作此饼到八月十五时食用。
中秋月饼记载始见于清明时期,明人田汝成在《西游览志余》中写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遗,取团圆之意。”因古人称中秋为“团圆节”,因此,月饼又称之为"团圆饼”。
月饼发展到今天,己有非常多的口味,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潮式月饼风味各有千秋。馅料丰富多采,冰糖、豆沙、蛋黄、枣泥儿、百果、火腿、叉烧,甚至还有辣的,各有特色。并且,不仅八月十五有平时也有卖。尝过不少品种之后想来,还是最喜欢吃五仁馅的月饼,喷香甘甜,特别是嚼到核桃仁时,满嘴流香~
五仁月饼的馅料有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杏仁,芝麻仁,另外,加上冰糖青红丝等等,不仅营养丰富,更是对一年中丰收的庆祝~
后来有一次看到中医上介绍月饼的五仁搭配对身体有好处,可谓是五仁虽小,但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五仁是五种植物的果仁部分,也陆陆续续成熟并采摘入仓。
五仁的膳食组方,其蕴含着秋季的用药规律——润肺、养阴、生津、防燥,在传统、朴素的年代,滋养了中国胃,滋润了每一个中国心。
今年的中秋节是在婆婆家过的,公公做了一大桌的菜,我们买了一个大大的月饼。侄女考上了研究生,因疫情在家上网课,正赶上在家过中秋,只缺在外上学的儿子一家人就全了。儿子喜欢吃月饼给他寄去了喜欢的五仁月饼。
大月饼也是五仁的,五福同享,表面有代表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泛着亮光,飘散着甜甜的香味儿吸引着大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压阵的是吃月饼,早己奈不住诱惑的我,先拿起两块儿给老人,再自取一块,先闭目闻闻香味,深深吸入鼻中,享受!咬一小口,居然是酥酥的皮儿,烤的如口酥入口酥脆,馅不是很甜,正合口味,喷香的馅儿在牙齿间磨擦,香甜充满整个口腔,慢慢咀嚼,慢慢咽下去……
大家纷纷吃起来,赞叹着,品味着,热闹着……
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小小月饼就这么讲究,更何况节日中含的文化底蕴。五仁,五福同享,吃的是月饼,享的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