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再回家呢,是不是5.1就回来了” 他第一次问我这种问题,让我倍感惊讶。
“可能过几个月吧,也有可能下个月就回来”
这是今天和我弟这次见面的最后一次谈话。
这个清明节,比春节还堵,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开了五个小时,回家也到半夜了,他又一次没等住我,提前睡了。
我和我弟差15岁,他小时候,我基本没怎么带着玩,但是没少和我抢电脑,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我每次要想尽办法把他哄开。等他大一些,想和我这个哥哥凑近点时,没想到我如此的凶,那时候还没看过亲子教育的书籍,对待孩子我还是格外的严格,印象里我还真没少凶他。
带他出门是件麻烦事,可能他也这么认为,所以一般我去哪,他从不跟着,有时我发发善心说带他出去吃好吃的,他倒也不稀罕我施舍,这是前这八年我俩一直的处境。
历史转折点,应该就是这个清明节。
今年年初看了好几本亲子教育的书,本想以后用来带自己仔,突然有一天发现,不如先拿我弟弟练练手,谁让每次带他出去,和带儿子出去没两样。
一、游玩
清明节当天,带着他花了一上午时间上了坟,发现这小伙子还是挺不错的,这么长时间的重复过程没啥抱怨,比我以前好。回来发现他在老家没找到儿时小玩伴,突然就决定带他出去溜溜,也是唯一一次我俩单独出去玩,也就是老家附近瞎溜达,咱家是婺源,到处都有景。
而这次的短暂出行,一路上我都听他的指挥:先给介绍有啥玩的地方,是否愿意前去?
所以他也不抱怨后面的爬山进洞,因为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反而越玩越尽兴,挑选的三个景点都想走完。
晚上看了于大爷的《老师!好》,问他这电影感人不,他回想出电影院时候看到他班主任,果断着给了我一个洒脱的回答 “一点都不感人”,可能他也看不懂吧。
二、传教
我可不是只会嘻哈玩耍的人,这次节假日最让我具有成就感的就是,培养了他打篮球的兴趣,培养的结果如何呢?
马上我4点钟就要开车回南昌了,他2点还要拖我陪他练练
这应该是他正式练球的第二天,进步奇快,希望我最后给他的嘱托,他能坚持下来,尽快走向正确的方向。
今天上午也同时碰到了篮球培训班的一个教练,我询问他建议,是否想跟着学,他简直没有思考,肌肉记忆式地回答了我不:
“我不想任何规则束缚着我,那样就不是自己的真正爱好了”
确实,当你把爱好带上固定的枷锁,你当初选择它的初心真的不会变么?
“你什么时候再回家呢,是不是5.1就回来了”
这句话,除了给了我惊讶的同时也给了我欣喜,同根相吸、手足共情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