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文 | 黑暗中的向日葵

致敬《歌手》,致敬汪峰,致敬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天气不好,只有窝在家里看电视,看了几期综艺节目《歌手》,之前从未看过,我对综艺娱乐总有种后知后觉的发现和感悟,因为看得少,大多受不了艺人们在节目里的呱噪和表演,但是对于演讲类或歌曲类的综艺还是情有独钟。

一口气看了许多期,发现到最后最爱的歌手竟是汪峰。

之前对汪峰真是没什么好感,撇开他的音乐不说,单论私生活,相当的混乱和无情。

而汪峰应该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从最初大学里的乐队鲍家街43号,当时发布了几张专辑,以《在雨中》最为著名,凭借这张专辑和这首单曲,他在音乐圈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他的曲风以摇滚为主,再加上歌曲有些愤青的感觉,所以知名度一直不算太高。后来汪峰改变了路数,开始创作励志类歌曲,《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春天里》为最。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直到2010年,由农民工兄弟组合的旭日阳刚翻唱了他的那首《春天里》,并在春晚上演唱,汪峰才算真正进入了广大群众的视线,开始爆红。

再后来,在中国好声音上,汪峰被请来做导师,也是越来越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我第一次听他的歌曲,应该是看电视剧《北京青年》,初听片尾曲《北京,北京》,觉得相当感人。

再后来,又听了几首汪峰的歌,除了励志,大多无感。

但看了几期《歌手》后,最大的感觉是汪峰的情商很高,《歌手》跟其他唱歌类节目最大的区别就是,前面会有一小部分类似于纪录片的跟踪拍摄,还会有歌手的自白,虽然有的观众嫌拖沓,但不可否认可以让观众们更好地理解歌手们选择每首歌的原因和意义。

另外,且不说他每场必带着自己的乐队,单是选歌方面,虽然小众,但是很多首歌都是不知名的小音乐人制作的,他挖掘出这些好歌,并在《歌手》的舞台上演唱,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好歌,并帮助这些被埋没的音乐人走向大众的视野,这已经超过了一个简单歌手的初衷。

而且,他在《歌手》上选的歌,大多可以引起现代都市人的共鸣,孤独,迷茫,文艺,励志,比如:《儿时》,《的青春》,《无处安放》,《忘了我》,《再也没有》,《空空如也》,《普通DISCO》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其中有他自己的歌,但更多的是别人的歌,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舞台上的魅力。

有人说过,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用,为了生存和繁衍。而人则不同,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和等待。

再比如音乐。

叔本华曾经说过,“快乐远低期望,痛苦远超想象。”

而音乐,则有想象不到的力量,帮助我们走过低谷,趟过泥沼,跨越海洋。

文 | 黑暗中的向日葵

图 |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