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研究“说话的艺术”方面的话题,今天就先来说说“安抚对方负面情绪时的一点点小技巧”吧。
一直苦恼一个问题,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亦或是工作生活中一点烦心事需要找人倾诉时,为什么有的人总能让你酣畅淋漓地倾诉一番,对方的应答总让你觉得很舒服,使你不知不觉中能完全敞开心扉,毫不设防。聊完之后,你甚至还能自行走出困扰并找到下一步的解决办法。而大多数时候,对方的一两句看似或鼓励或安抚或同情或建议或者只是一些没用的大道理的回应都让你失去了说下去的欲望,虽然口头上还在应付,但心里已经做了不打算继续说下去的决定,并暗自寻找结束谈话的借口。但烦恼依然在,甚至又多了一层交流不畅所引起的憋屈感堵塞感。
刚好在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量首位,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家教类图书各大排行榜榜首,出版30多年长销不衰),两位作者都是儿童心理学资深专家,亦是儿童教育方面的实践者,其中的一些观点让我茅塞顿开。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会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会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这说的不就是我那种理不清头绪的感觉吗?原本认为那些“劝慰”效果的差异是因为人本身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亦或是他个人的人生体验以及对事情的分析判断能力决定的。看了书我明白了:哦,原来这个区别关键在对方的应答角度上,安抚、同情、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之类统统不能顺利排解你的烦恼,这种时候需要的只是“共情”,简单地说就是“你懂我!”举例如下:
工作遇到困难,或者挨了老板或者客户的批评心情很不好,要找人倾诉,你可能会听到下面几种不同的“安抚”或“帮助”:
A:(居高临下式的否定)这有什么呀,很正常,不要那么脆弱嘛!一定是你做得还不够好…
B: (审判式或八卦式的提问)具体怎么回事啊?他怎么说你了呀?你怎么回答的呀?你为什么不辩解呢?…
C:(专家式的建议)不理他不就完了吗?犯不着跟他们计较。【甚至更具体的指教】
D:(“过来人”或“领导”式的大道理)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常会有的,要学会看开一些,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这简直就是他用来“包治百病”的“神药”,以不变应万变。随后可能还会给你举出名人的、身边的、自身经历中的诸多事例来证明他的大道理的合理性。】——这一种是我遇到困难最先想到要倾诉的对象也是一位很亲近也很值得敬重的长辈的惯用方式,N年以来我都是在尊重和感谢中憎恨着这样的口吻和说辞,甚至到现在有了一种本能的逆反心理。
你遇到的奇葩反应可能更多,但这些也许都不能平复你的情绪,因为他们都没有说到你的“心坎儿里”去。
E:(产生共情)“遇到这种事,心情肯定好不了,你心里一定很憋屈。”一句话,也许就勾出了你全部的牢骚话,对方只是静静地当一个听众。待你发泄完了,痛快了,对方又一句简单地:“没事儿,咱不生气,气坏了身体更不划算了不是?”你便“破涕为笑”,接下来你便会想,其实吧也没多大事儿,老板或客户提出的意见还是蛮有道理的,我明天再好好想想。
其实,在我们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建议,更不需要旁人的成功案例,第一需要仅仅是倾诉,俗称“倒垃圾”,对方只需要认同我的情绪,然后做一个聆听者,等自己一吐为快发泄完了,百分之九十的负面情绪就已经得到了缓解,最后再送上一句暖心的话或者拥抱,负面情绪也就彻底朝着正能量的方向转化了。就这么简单,但会让人很舒服。
最后映射到与孩子的沟通上更是如此,当孩子在跟你抱怨或者诉说情绪时,你也必须倾听孩子,并与他产生共情,才能舒缓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说一个我现学现用的小例子。
我家的小宝贝快三岁了,最近常常因“力不从心”而“乱”发脾气,比如自己穿衣服穿不好就生气,你说帮她穿她不要,你说这件衣服不好穿咱们换一件或者宝贝还小呢等长大了就会穿了,还是生气,甚至演变成大哭大闹,感觉你不管说什么都不能安抚她受伤的小心灵。即便是靠我的惯用吼叫式“闭住嘴、不许哭了、好好跟妈妈说、你到底为什么哭”,还是无法制止她的哭闹,我们通常都认为是孩子最近变得“不听话了”。就在今天看了这本书之后,中午吃饭刚好遇到类似场景,我尝试了书中说的方法,果然奏效。情景如下:
中午,宝贝在用大筷子吃土豆丁,常常都夹不住,或者快送到嘴边了又滑落到碗里,几次反复下来小家伙不干了,气急败坏地喊:“怎么夹不住啊?我急要夹住嘛!”然后生气,别的家人各种安抚,换上叉勺都不行,于是她越生气,更加气急败坏…开始哭闹…
我平静地放下手中的碗筷,抱起她到了另一个空房间里,然后语气很温柔平和地问她:“宝贝啊,夹不住土豆是不是好难过好着急呀?”小家伙泪眼婆娑的点点头,哭声已经小了许多。我接着又说:“你是不是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什么都能夹住呢?”小家伙更用力的点点头,现在的哭声已经完全停止了。我接着说:“可是,妈妈小时候也不会用筷子呢!”小家伙急着说:“爸爸小时候也不会用筷子,姥爷小时候也不会用筷子…”我说:“对呀!大家小的时候都不会用筷子,宝贝现在也小呢,等过了三岁生日一定能用得更好哦,别着急宝贝!”此时此刻小家伙已经重新拿起了碗筷开始尝试,并且很顺利地夹起了土豆丁送到嘴里,然后很开心地说:“看我长大了吧,夹住了!”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共情处理”,让问题变得简单,孩子好像也不再显得那样“搞不懂”了,很显然,因为你说到了她的小小心坎儿里。
语言的艺术,真是奇妙,同样的事情,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效果可能大逆转。最近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准备好好研读一番。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点说话的技巧,无论是对你和爱人、孩子以及亲友之间的交流上还是工作中和同事、上下级、客户间的沟通中,都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你也不妨试试看。ɹ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