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的正名之路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其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大家都在说粪菌移植,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现代医学史最早的报道是在1958年,在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之后美国外科医生Ben Eiseman,伪膜性肠炎患者家属粪悬浊液灌肠,治愈。
1989年,Bennet在柳叶刀报道了通过粪清灌肠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2012年,Khoruts发表了第一篇用标准冷冻存粪菌实现粪菌移植的临床结果。标准化。
当然粪菌移植在中国的历史更加悠久。
公元300-400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饮粪汁一升,即活。黄龙汤(yellow soup)
明朝《本草纲目》有二十几种记载发酵粪便上清液和新鲜粪清的医疗效果。
2010年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2012年 《美国肠胃病学杂志》将粪菌移植的历史推到中国的300-400 年间。至此,粪菌移植的历史追述到1700年前。
第二基因组发家简史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共投入经费1.4亿美元。该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一项规模更大的DNA测序计划,也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计划”
2011年有研究发现,每个人在其消化道中都有一个领导菌群的主导菌种,人类可以根据其微生物特征而划分为3种不同的“肠类型”。
2012年十二月《时代》杂志 “肠道微生物研究“上榜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
2018年三月· 【热心肠日报】Cell微生物专刊选集,献给关注菌群的你
神奇姿势如何操作
随着菌群移植在学术界的研究日趋成熟,来时临床的实验结果更多的被报道,菌群移植的每一步都没有离开大众的视野。首先面临挑战是观念上的,但是在2012年之后人们开始慢慢接受菌群移植作为一种医疗手段。
两种路径:一种经口或鼻,自上而下;一种经直肠,自下而上。
两种性状:固体(胶囊、干燥粉);液体(悬浊夜、提取液)
一个例子:
郑重声明:移植的是菌而不是粪
一个案例:Wild Mouse Gut Microbiota Promotes Host Fitness and Improves Disease Resistance
-
选择供体
- pathogen-free wild mouse gut microbiota(无病原菌的肠道微生物)
- bio-banked gut microbiota from three sexually mature wild mice()
- the SPF criteria of our and most other animal facilities
-
受体处理
- WildR:oral gavages with pooled ileocecal material(口服填喂法)
- LabR: reconstituted with the viably frozen gut microbiome of SPF C57BL/6 mice
- Lab : current laboratory mouse standard
受体GF小鼠在怀孕的第14,15和16天接受0.1至0.15mL菌悬液。 这确保了微生物群自然转移到GF小鼠中,从而促进微生物导入子宫内在小鼠新生期和青春期影响其的免疫系统。
来自母亲,并非遗传:Coprophagic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重要
- 天时:肠道菌群研究热潮,提供肠道相关疾病研究材料:移植肠道菌群的实验室小鼠(代际稳定)
- 地利:标准小鼠商业化以及野生近亲小鼠的取材
- 人和: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Jeffrey Gordon博士说,“如果我们能够再三强调一个关键点的话,那么就是微生物群(microbiota)比较重要。我们认为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一个人一生的健康都很重要。”
[1]张发明. 粪菌移植:1700年的医学史及其临床应用[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9(3):1-4.
[2]What is FMT?
[3]Borody TJ, Paramsothy S, Agrawal G.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dications, Methods,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 2013;15(8):337. doi:10.1007/s11894-013-0337-1.
[4]How colonization by microbiota in early life shapes the immune system
[5]肠子的小心思(好污好欢乐,雷萌有粑粑的味道,慎入!!)
[6]Clemente, J.C., Shen, N.,Tamburini, S., & Wu, H.C. (2016). The microbiome in early life:implications for health outcomes. Nature medicine, 22 7, 713-22.
[7]史宝海:《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8]Gut bacteria that prevent growth impairments transmitted by microbiota from malnourished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