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办公室的小张因为工作特别忙而且感冒了,我们都很关心他,都劝他多休息,这样就恢复得快一些。小张说:“工作累没什么,只要工作有价值,现在是很多工作都是虚的,是用来建立良好关系的。人上了四十岁就不想干虚的事情,我想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慧眼突然睁得很大,好像突然遇到知己了。人到中年不想被过多的打扰,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想要做自己。
年轻时的好奇新鲜,希望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突然有一天就明白:朋友不是交出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无论如何都走不到一起,哪怕是比邻而居也会熟视无睹。相反,那些有共同追求的人哪怕隔山隔水也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现代的中国是剧变的乡土社会,既有传统乡土社会的影子,社会的格局总体上还是差序格局,是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网络,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传统的人际关系是攀关系,讲交情。而剧变的乡土社会却拥有了西洋社会“团体格局”的成分,人们在职场是“团体”划分,职场的人际圈分为三类:工作核心人际圈,工作氛围人际圈和广泛的同事圈,其中工作核心人际圈不会超过五人,这也是亲密关系的心理极限,这个圈子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我们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人际关系上。其他的同事不讨厌就行,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心情。
那么老朋友呢?中国有一句谚语:人走茶凉。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有一个比喻: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炉子就逐渐凉下来。可见中外对于朋友离别情感温度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要苛责别人。相聚时一腔真诚,给身边人以足够的安全感;离别后相忘于江湖,你若飞翔,我也无恙。世界著名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龙在其80岁高龄写了一部心理治疗故事集《浮生一日》里讲到,人与过去告别是一种积极心理,没有与过去告别的心路历程,就不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因此,我们不必为人际关系烦恼,相逢时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只有摒弃低效社交,才能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远离周围的嘈杂,才能给自己以安静;只有和内心交流,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完全做自己。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而不逾矩。”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写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长寿,但四十不惑到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只有三十年时间,而且这一段时间中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想对付工作,还要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觉醒的自己想要“做自己”是多么的身不由己。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觉醒"的自己要珍惜时间,热心不如安心,心动不如行动,用滴水石穿的行动将人生的一个个想法和愿望变为现实,内心是独自仰望星空的孩子,外表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行者,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它。“我想说:人生只有一种人间清醒,那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