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露天电影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响应国家号召,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坚决不给社会添乱。于是,把以前没看的电影痛痛快快地看了一遍,忽然觉得很幸福很幸福。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事,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记得小时候,人们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八十年代初,全村也没几个电视,好像是一个队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所以电视也难有机会看。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看电影了。那时候,村里倒是隔二间三地放映电影,大概是为了多少活跃一下庄稼汉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吧!
看电影的地方是村上的舞台场,每个村都有一个这样宽敞的地方,都有一个全村最为壮观的建筑——大戏楼。这里除了唱大戏的时候聚满了四邻八村的人,再就是大队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了,最频繁的就是晚上放映露天电影的时候。
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村上每次放电影时,广播上总会先放上一首歌,模模糊糊还记得那首歌的名字叫《苦菜花》,接着便传来通知电影的声音:“村民同志们,今天晚上舞台场放电影《✘✘》,欢迎大家来看!”一连通知三遍,所以后来只要听到那首《苦菜花》我们便知道村上要放电影里。通知电影的时间经常是夜幕降临以后,有时候我们小孩子还没玩够,或许正在那个麦草剁后捉迷藏,或者几个人正拿着玉米杆玩“打仗”的游戏呢,忽然听到广播响,立马就停止了一切活动,耳朵竖长了听,等待那首熟悉的歌儿,只要歌声响起便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几个人约定在村子的什么地方汇合,便急匆匆地回家吃饭去了。
记忆中冬天放电影的时候多一些,可能是夏天人们田里的活多,加之夜短昼长,人们总是忙到很晚才从田里回来。冬天,农活少了,夜也长了,看完电影也就九点多,还能睡八九个小时呢。每次放电影,我的晚饭总是狼吞虎咽的吃完的,也不给大人说,提着小板凳就直奔舞台场。大人们总是比我们小孩子后到,因为放电影前我们的快乐不比看电影时少。
荧幕是一块很大的幕布,幕布四角分别绑在两边竖立的水泥柱子上,有时是长方形的,我们就知道今晚是宽荧幕,有时是正方形的,我们就知道今晚是窄荧幕。小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那块神奇的幕布上会出现那么神奇的电影,真是有趣极了。
最不解的就是村里那个神秘的电影放映室,门总是紧锁的,窗户右边的墙上漏出一个洞,电影开始前总有几道刺目的强光从洞里射出来,形成一道长长的光束照在幕布上,幕布上便通亮通亮的。这样闪几下,我们便知道电影要开了。我和小伙伴们不止一次地站在电影室旁,想要探个究竟。
有一次,大家都怂恿我爬上窗户看一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那电影咋就从那里放出来了。结果,我两手攀上窗台,刚刚露出个头,还没瞅见里面长啥样,就被那放电影的大伯大声历斥,吓得我和小伙伴们撒腿就跑。后来,我们亲眼见到,王大伯手里提着一个铁箱子,据说那里面装的就是电影片子,可是我们怎么都想不明白那神奇的胶片上会储存那么多好看的电影,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每次看电影前,伙伴们总会缠着爹娘要几个零花钱,一毛钱买一袋瓜子,瓜子是用报纸折成的漏斗式的包装袋装好的,磕着瓜子,坐在偌大的电影场地,无暇顾及寒冷,看着电影,那种快乐,和现在坐在装修华丽的电影院看电影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者一毛钱买十个水果糖,我经常受到伙伴们的“赏赐”,尽管兜里没有零花钱,可是哪怕伙伴们的一颗瓜子放在嘴里,咸咸的,甜甜的,我也就满足了。小孩子们来得早,就先抢站最佳位置,当然是越靠近银幕的最中间的位置了,他们都三个一堆,五个一排围在一起,胡乱的谝,有的预测电影的内容,有的说电影里有穿白衣的鬼里,有的还吵嚷着学校里谁和他过意不去今晚要“报仇”里,还有的说明天晚上还有电影里,竟然还报得上名字,说得跟真的似的。
嘻嘻哈哈的喧闹声,此起彼伏。深冬季节,寒冷在那个年代好像不值一提。其实,咋能不冷呢!可是,比起看电影这样令人享受的事情也就顾不了了。有时,我们小孩冷得受不了了,就在附近麦草剁上撕几把麦草,再拾几根干木柴,燃起一堆火,那冉冉升起的青烟穿过放电影的一道强光,火光四射,终究被村上的护村干部制止了。有时,电影开始前,我们就奔跳着把手伸进那束亮光里,荧幕上便瞬时出现一个手掌印象;有时调皮的还举起一根玉米杆在那道强光里投射出荧幕上胡乱晃动的样子,好玩极了。
一次,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觉得尿急,可是胆子小,不敢去远处黑灯瞎火的厕所,只好绕过荧幕,乘着一点昏暗的光,在旁边的玉米剁前撒起尿来。尿完,提起裤子正要走的时候,忽然发现荧幕背面照样可以看电影,只不过和正面看到的是相反的。儿时的我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再也没有看电影的兴致了,赶紧把这个小秘密告诉经常给我瓜子吃的小伙伴,带着他提着小板凳偷偷来到荧幕背后,看起电影来,心里甭提有多么自豪和骄傲了!
也是在那个年代,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电影,什么《南北少林》《南拳王》《闪电行动》《二子开店》《李连杰》《风尘女侠吕四娘》……那些电影给了我童年无尽的快乐,而看电影的快乐岂止电影本身,也许这才是那个物质贫穷的年代生活的本真,精神享受是贫乏的,但快乐却紧跟着生活不离不弃。
后来,等我上了初中的时候,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看电影的热情也随之淡去。大队放电影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只有村上有老人去世了,儿女们包场电影在广播里通知一下,看电影的人自然也少了。再到我上了高中,已经到了九十年代初期,过年的时候,每年从初一到初七,晚上大队都放电影,大冷的天,人们大多都是冲着新年的热闹和欢喜去的,许多年轻人都窝在热炕上看电视呢,谁还稀罕坐在那寒风袭人的露天场地看电影里!
如今,装修十分豪华的电影院里经常座无虚席,人们带着家人,吃着爆米花,观赏着三D电影,享受着伟大的时代带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或者,呆在家里通过电视电影频道亦或手机视频软件观看想看的电影,便捷,舒适,自由,真是今非昔比了!
然而,想起那个贫穷的年代观看露天电影的日子,依然让人无限回味,也许正应了一句话:过去的日子都是美好的,因为它是你生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