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那点事

      清同治癸酉年湖南乡试,应试者有长沙(善化)铜官的梁弼(字筠卿、号耘青或芸青、庠名弼。)成绩非常优异,主考定为经魁(即第五名),这年他二十四岁。副主考左斗才坚持第一(即解元),两人互不相让,最后左斗才气愤批了八个字:经魁不中,下科发解(意思是三年后的下届乡试取第一、故称为荐元)。应了当地一句俗话“司公子斗法,病人倒霉”。梁弼因此落第了,但他应试三场的诗文不胫而走,为此他写下一首诗,其中有句云:“江花落地浑无色,犹荷同乡诵满城。”有人为之惋惜,有人为之不平,有人为之惊叹,有人说这才是命。后来梁弼直到四十多岁才重新中举。

        梁弼和他的家人没有因此埋怨左斗才的个人意气,耽误自己的前程,相反,感谢他的知遇之恩而奉为恩师且从此两家往来不断,以致梁弼的后人在左斗才死后一直到1949年的每年的中元节一直给他烧钱烧纸。可见那个年代的价值观和人与人关系同现在比是截然不同的。

        梁弼是我父亲的曾叔祖,到我这一代正好第五代。他的鄉试硃卷是我在上海一家网上书店看到,花五十元买来复印件,打开一看,只有考官的批语和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没有考卷诗文,虽有点遗憾但也弥足珍贵。

        我家到湖南的始祖叫梁鸿章,安徽定远人,元末参加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屡立战功,明朝建立后,赐封护国侍卫镇抚将军,后调镇长沙府。爵位世袭罔替,拨给官地,子孙繁衍都叫军家。到清朝对前明军官裁其世职,土地不没收。在这里我不是显示祖宗的荣耀。而是想说,我们祖先是明朝的军官,而梁弼公科考时是在清朝。而档案上并没有“前明军官”后代之类的记载,说明在清朝他未因出身受到歧视,他是有幸的。否则我怀疑他根本中不了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1013 【幸福三朵玫瑰】 昨日采摘 3 朵玫瑰 1、拥抱老公✅ 2、好好跟父母说话✅ 3、好好跟孩子说话...
    徐则兰阅读 112评论 0 1
  • 梅利酱阅读 164评论 0 1
  • 女人,该少有那么些天真。擦亮眼睛,拨开虚假男人的面纱,往更真实,更生活的方面来考量爱情,检视婚姻。 “我一定要去他...
    秋日丝语阅读 501评论 0 6
  •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言传不如身教,这话不假,孩子耳濡目染家庭里的一切,当然会染上家庭里的习惯。 像我们成年...
    残阳物语阅读 411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