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句话非常流行: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其实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赚钱就是认知变现的一个过程,想赚更多的钱就得提升自己的认知。
而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的过程,当你的认知得到提升,自然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所以,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命运。
人的认知分三层,但很多人走到第二层就停滞不前,如何突破呢?
今天我想跟大家梳理一下,关于认知的三个层次,希望看完后能够提升你的认知,带你进入成长的快车道。
01
第一层:哪里都好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对事物并不了解,自己挑不出毛病,只能看见事物美好的一面。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伸手摸一摸,抓过来放到嘴里尝一尝。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没有认知,不知道什么是脏,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好奇心驱使他们想要了解周围的一切,于是看见新鲜事物都想要摸一摸、尝一尝。
成年人也是一样,对待一件新鲜事物如果没有提前了解,都会把事情想象得过于美好。
例如没有谈过恋爱的男女会认为恋爱是一件很甜的事情。
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后才发现,能够维系爱情的不是美貌,而是责任、是人品、是三观。
读书的时候觉得父母无所不能,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
二三十年前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发达国家哪里都好;
长大后发现,许多老师其实就是大学毕业的学生,对社会阅历尚浅,很多建议和观点都无对你的人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真正去了国外后才发现,国内的衣食住行更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在国内的幸福指数更高。
但是,每个人在这个阶段停留的时间都不会太长。
随着年龄的成长,阅历的积累,我们逐渐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进入第二个层次。
02
第二层:轻易否定
这类人通常对世界有一定的认识,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能够看到事物的一些弱点、毛病。
但他们很容易以为这些弱点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为自己既然能看出这些问题,水平当然比这些事物的作者、设计师、管理人员、主创团队的要高,于是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
例如被渣男伤害过的部分女性会认为,全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看到一篇文章跟自己的三观不一致,就开始狂喷;
在股票或基金市场亏了钱,就认为股市是一个圈钱的东西;
而且随着我们自身水平的提高,看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会误以为“看出的问题越多”代表着“自身水平越高”,从而掉入弱势性批判性思维的陷阱里。
什么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呢?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
看到被渣男伤害的女性,就会更加坚信全世界的男人都是渣男的观念;
看到文章有部分观点不合,就断言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垃圾;
看到别人在股市里亏钱,就会更加坚信股票是一个骗人的东西。
弱势批判性思维在生活中捕捉到的任何信息,而是全部用来加强自己的观点,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接近真理和美德。
如果遇到意见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会选择刀剑相向,驳得对方哑口无言、乖乖认输。
最终丧失了进步的机会和提升认知的能力,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环境,跟外界断开了一切联系,固步自封,进入了恶性循环。
绝大多数人,很容易走到这一步就停止了。
只有拥有更多的历练和反省之后才能进入第三个层次。
03
第三层:抓住主线
在这个层次,我们一样能看到事物的很多问题。
但我们能够理解,这些表面上的问题,并不能决定事物的好坏。
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它,分析这些问题,抓住事物的主线、主要趋势、主要观点、主要原因、主要运行机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恋爱总是遇到渣男,是不是因为自己择偶场地都选择在了酒吧造成的?
文章有跟自己不同的观点,是不是这个观点值得借鉴学习?
股市里亏钱,是不是因为从来没有学习过理财知识导致的?
当你能够客观公正,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时,你就拥有了强势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强势批判性思维呢?
就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例如你的择偶价值观认为:找对象,五官比三观重要。
结果你俩因三观不合分手了。
弱势批判性思维的人,就会坚持自己最初的价值观:找对象,五官比三观重要。
而强势批判性思维的人,就会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最后得出结论:找对象,三观比五官重要!
当然强势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就要迫使我们放弃原来的信念,它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对原来的信念更加坚定。
简单来说,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性批判性思维的区别在于,思想封闭和思想开放这两种状态。
只有保持开放心态,抓住主线,找到事物本质的人,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例如看到一家公司股价狂跌,就武断的认为这家公司要倒闭了。
你还要了解公司的产品是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市场环境如何?资金链是否断裂?管理者是否有同行经验?企业是否有足够强的护城河等等。
当你拥有了这些信息以后,才可能对这家公司有更全面的判断,而不是脑袋一拍就妄下结论。
04
写在最后
坂本健一《今日店休》有段话我非常喜欢:
书读多了,就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就会出现另一个“我”。
这个“我”变成一个客体,会比责自己:“你究竟在干什么?”或激励自己:“快踏出这一步!”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成长。
人就是这样,总得碰到点什么才能了解自己。
认知不足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认知受限,被困在当下不能自拔。
当你发现对方的观点与你不一致时,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轻易否定,试图抓住事物的主线,你认知将突破限制,成长道路必然畅通无阻。